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高为7cm。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 最好选用玻璃板(选填“茶色、“无色透明”)进行实验。
(2) 选取A、B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 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位置观察,移去蜡烛B后,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虚”),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填“反射”或“折射”)。
(4)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当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某同学的爷爷跟着电视节目学习太极拳时,因教练面向观众授课,爷爷总是把左右动作做反。在该同学的建议下,爷爷向后转身,面对墙上镜中的电视画面学习,有效地矫正了动作。为了帮助爷爷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 【证据】

将方格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镀膜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放置在方格纸上。

将一枚棋子作为物放在镜前两格处,取另一枚棋子在镜后移动,直到它与物的像完全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记录此时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

(2) 改变物到镜面的格数,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像与物到镜面的格数关系,判断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
(3) 请你在虚线框内设计记录上述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一):
(4) 图为两枚叠放的棋子,将其放在镜前,取数量适当的棋子叠放在镜后并移动位置,直到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记录此时镜前与镜后棋子的数量。

改变叠放的棋子数量,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结果如表二:

实验次数

平面镜前棋子的数量/枚

平面镜后棋子的数量/枚

1

2

2

2

3

3

3

4

4

【解释】

根据表二,每次实验镜后棋子与镜前棋子的数量,且与镜前棋子的像完全重合,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5)  借助方格纸可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交流】分享完上述实验过程后,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该同学与爷爷面对面玩起了“照镜子”的游戏。该同学扮演物举起左手,爷爷扮演镜中的像应举起手。通过实验和游戏,爷爷明白了用镜子矫正动作的原因。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