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恃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项王见A人B恭敬C慈爱D言语E呕呕F人有疾病G涕泣H分食饮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指趁机,其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句中的“因”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均不同。 B. 恨,指遗憾、后悔,其与《鹊桥仙·纤云弄巧》中“飞星传恨”一句中的“恨”字词义不同。 C. 三秦,项羽灭秦后,以关中之地分封秦三降将章邯、董翳、司马欣,因以称三王或其所辖地。 D. 子房,是张良的字,“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名字,“名”“字”在意思上并无关联。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任命仪式结束,与汉王谦让之后,韩信便简明扼要地给汉王分析了当下的形势,极大地增强了汉王信心。 B. 韩信一方面向汉王极力肯定项羽勇敢、强悍、仁厚,一方面又明确指出项羽只是施与小恩小惠,难得人心。 C. 汉王对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评价,折射出其知人善任而又驾驭有方,展现了他天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D.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此乃楚败汉胜一个原因的总结,也隐含汉王自负其胆略。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②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

(5) 李华在《鸿门宴》研读中提出“正方:刘邦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取决于一文一武两个助手”的辩题,请你以反方辩手的身份,结合两则材料与课文《鸿门宴》,简要陈述批驳正方观点的理由。
【考点】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翻译; 概括分析; 称谓;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礼为诸暨宰,问政,阳明子与之言学而不及政。子礼退而省其身,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窒己之欲,而因以得民之所好也;舍己之利,而因以得民之所趋也;己之易,而因以得民之所忽也;去己之蠹,而因以得民之所患也;明己之性,而因以得民之所同也;三月而政举。叹曰:“吾乃今知学之可以为政也已!”

他日,又见问学,阳明子与之言政而不及学。子礼退而修其职,平民之所恶,而因以惩己之忿也;从民之所好,而因以窒己之欲也;顺民之所趋,而因以舍己之利也;警民之所忽,而因以惕己之易也;拯民之所患,而因以去己之蠹也;复民之所同,而因以明己之性也;期年而化行。叹曰:“吾乃今知政之可以为学也已!”

他日,又见而问政与学之要。阳明子曰:“明德亲民也,古之人明明德以亲其民,亲民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明明德,体也;亲民,用也。而止至善,其要矣。”子礼退而求至善之说,炯然见其良知焉,曰:“吾乃今知学所以为政,而政所以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焉。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

(明·王阳明《书朱子礼卷》)

材料二:

朱廷立,字子礼,徽之婺源人。癸未进士,授诸暨县令。暨巨且烦,号难治,廷立至,新黉社、农桑、申乡约、榜《讼诫》,而义仓、义桥、义冢之设,凡以惠民。其尤惠者,均里甲,止海塘,岁省银力各万计。治称第一,晋拜河南道御史。既去暨,人建祠祀之。少傅谢迁之记其政于石,立在道,激扬达体……尝从陈献章游因以圣贤之学期廷立后又得王湛邹子辈相师友学益邃。观其知行合一之论,心性即仁之说,事心事天之旨,正学正道之辩,率皆根本之学,有实见也。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三十五卷)

注释:①王湛邹子,指王阳明、湛若水、邹守益,三人皆为明朝心学大家。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尝从陈献章A游B因C以圣贤之学D期E延立F后G又得王湛邹子H辈相师友I学益邃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惕,害怕恐惧,与《孟子》“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惕”意思相同。 B. “又见而问学”与《论语》“人而不仁”的“而”意思相同。 C. 一,一致、相同,与《兰亭集序》“其致一也”的“一”意思相同。 D. 劝,勉励、奖励,与《兼爱》“恶得不禁恶而劝爱”的“劝”意思相同。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阳明在面对朱子礼问学和问政时,看似答非所问,实则巧妙引导,用心良苦。 B. 王阳明先为学再为政的思想,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C. 诸暨是难治之地,但朱子礼有很多惠利百姓的措施,治理第一,升任河南道御史。 D. 朱子礼在诸暨县令任上践行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政绩卓著,为百姓所称道。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礼退而省其身,惩己之忿,而因以得民之所恶也。

②信乎,止至善其要也矣!

(5) 结合材料一,概括朱子礼“问学”“问政”之后所领悟的人生之理。
文言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选自《论语·雍也》,有删改)

材料二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选自《墨子·兼爱》,有删改)

材料三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 , 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

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 , 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

(1) 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昔者A文王之治岐也B耕者C九一D仕者E世禄F关G市讥H而不征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尧舜其犹病诸”中的“病”与成语“病入膏肓”中的“病”意思不同。 B.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凡朝会、祭祀等重大典礼都在明堂举行。 C. “内”与后文的“外”是针对男女而言的,意义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中的“内”意思相同。 D. “寡人有疾”的“疾”与“声非加疾”的“疾”意思不同。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子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连尧舜那样的圣王也不能做到。 B. 墨子正面立意,假设天下人“兼相爱”,就能消除种种乱象,使天下大治。 C. 齐宣王肯定孟子的王政主张,但又不想实行,辞以“好货”“好色”,孟子说,只要“与百姓同之”就行,最终说服了齐宣王。 D. 孟子以文王治岐为例,提到王政的具体内容,关乎耕者、仕者、商人、罪人等,并强调要关心鳏寡孤独者。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②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5) 这三则材料既体现了孔孟儒家思想的一脉相承,也体现了儒墨两家思想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三则材料思想的相同点。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乙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耶?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B.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C.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D.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 下列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中的“师”指老师,“乐师”就是教授别人音乐技艺的人,等同于现代音乐老师。 C. “好古文”中的“古文”是特指先秦两汉散文,也是韩愈提倡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 D. “明道中”是指“明道年间”,“明道”是古代常见的皇帝年号纪年法,除此以外,还有干支纪年。
(3)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的“焉”为句末语气词,“父异焉”中的“焉”和它不相同。 B. “今之众人”和“卒之为众人”都是古今异义词,意思相同,可译为“普通人”。 C. “惑之不解”和“仲永之通悟”中的“之”用法相同,都是助词,但意义不同。 D. “则耻师焉”的“耻”和“父利其然也”的“利”用法一致,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第一段运用纵比、自比、横比等多重对比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B. 郯子的学生们,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是因为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曾向很多人学习过。 C. 乙文叙事简要,如第二段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D. 两篇文章虽然都为议论文,但论证思路有所不同,乙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

乙文论证严密,如“世隶耕”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铺垫,也衬托了方仲永的天资。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6) 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学习问题,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