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 字景濂,号潜溪,(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与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考点】
作家作品;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容易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乙】

常熟宁绍会馆始末记(节选)

吾宁绍人士,素以善贾著闻海内,所至遍通都大邑。常熟号苏省富饶之区,商业称盛。吾两郡人士之经营斯土或因而辗转流寓者更时既久数难偻指。有识者以散漫无团结为憾。逊清乾隆辛卯,始由叶公林春醵资置地……逾年,又构洗马池丙舍三楹。于是,羁旅之魂得有所托焉。……

于戏!泰山积于土壤,江河成于涓流。事无巨细,积于渐以图之,事靡不。观夫诸贤之苦心孤诣,几经波折,一再为同乡造福,其热衷德,有足多者。

(选自《宁波帮碑记遗存研究》,有删减)

【注释】①醵(jù):大家凑线。②偻指:屈指可数。③于戏:感叹词。

(1)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语

参考方法

解释

言和而色

课内迁移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夷:

以善贾著闻海内

成语关联

参考成语:素昧平生

素:

事靡不

查找词典

①渡,过河;②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③补益

济:(填序号)

其热衷

拓展名篇

《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硕:

(2)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吾两郡人士之经营斯土或因而辗转流寓者更时既久数难偻指

(3) 请你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叶林春为筹建常熟宁绍会馆所做的事。
(4) 展厅里正在播放《四海浙江人》节目,歌颂古往今来乡贤代表,宋濂和叶林春也获选。小语和小海对入选标准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甲】【乙】两文,补充对话。

小语:既然是“贤”,首先应具备较高的品德,就像宋濂,面对同舍生的锦衣玉食,自己却不为所动,表现出君子之德。

小海:宋濂还淡到“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意思是,可见乡贤还具有的可贵精神。

小语:在《常熟宁绍会馆始末记》里,我们还看到乡贤们对的热衷。

小海:的确,涓涓细流汇江海,拳拳初心润桑梓。记住乡贤事迹,传承乡贤美德,愿我们也能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文言文阅读 困难
2.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者,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獅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方之过于余者乎?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贫,无从书以观         致:得到 B. 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叩:叩问,询问 C. 疑质理                   援:援助 D. 主人日再                 食:供养,给……吃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具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 B. 录毕,走送 C. 当余从师也 D. 而承天子宠光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与“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B. 文中连用“被”“戴”“腰”“佩”“备”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C. 在艰难的求学生活中,作者面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是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 D. 作者略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详写现在的成就,勉励后学,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王拯》自七岁时先妣殁 , 遂来依姊氏。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 , 婶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 , 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拯幼时每朝入 , 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逐于嬉游,姊必涕泣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姊氏教不可忘。

(节选自王拯《《媭砧课诵图》序》,有删改)

【注释】①王拯:清代文学家。《《媭砧课课图》序》,他为了纪念姐姐请人作画,并写了序文。媭:(xū)姐姐。砧(zhēn)捣衣石。课,督促完成。②先妣(bǐ);对过世的母亲的称呼。殁(mò),死。③椽(chuán):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④比:等到。⑤女红(gōng):古代女子做针线活。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小几就园树下读       持:

逐于嬉游               稍: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

(3) 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都回忆了自己幼时读书的什么特点?但是两文的用意不同,请根据短文简要分析王拯回忆如此读书的用意。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