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结合课文和下列材料,将纪录片《恐龙灭绝之谜》开篇的画外音补充完整。

【材料一】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弄明白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并提出了各种说法,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小行星撞击说”。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阿尔瓦雷斯、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与两位原子化学家弗兰克·阿萨罗和海伦·米歇尔共同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他们发现意大利亚平宁山脉白垩纪(从146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至第三纪地层交界处的红色黏土中含有大量的铱,比正常含量高30倍。铱属于铂族元素,在地球表面相对较少,大多集中于地核,但它在宇宙天体中的含量颇高,一般被认定为地外物质存在的指示元素。 因此,在白垩纪末期可能有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核冬天效应”,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材料二】

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唐·布林克曼则认为,恐龙很可能死于气温的急剧下降。他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加拿大阿尔贝塔地区发现了一组大型恐龙化石,对化石的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后发现,当时地球温度正在急剧下降,平均温度从25℃一直降到15℃。这些化石的形成时间大约为7500万年前,即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1000万年。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大约有一半的恐龙已经死亡,剩下的恐龙也很脆弱,小行星的撞击只不过加速了恐龙的灭亡而已。

【材料三】

小行星撞击地球是目前主流的恐龙灭绝原因说,剧烈的撞击使大量的尘埃遮挡了太阳光照,导致一连串的灾难性事件,如绿色植物的大量死亡影响了食草恐龙的生存,而小型动物的大规模死亡也导致食肉恐龙的灭绝。现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更多的证据显示在小行星撞击前,地球上出现了大规模火山喷发,也对恐龙的灭绝产生了推动作用。

研究人员在印度中西部德干岩群收集了50多个样本,发现在底部和顶部火山岩石层存在指示火山喷发事件的锆石,由此科学家确定了火山群喷发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小行星撞击前25万年,地球上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并持续了50万年之久,喷出的岩浆覆盖了2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面。

大规模的火山群活动使得大气中危险化学物质的含量增加,地球大气变得浑浊,大气环境和海洋环境受到污染,而小行星的撞击进一步决定了恐龙灭绝的命运。

画外音:

恐龙统治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却突然间消失灭绝了,这成为生物史上的难解之谜。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

敬请收看本期节目——《恐龙灭绝之谜》。

【考点】
材料探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2. 文言文阅读

古 镜
沈括

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节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鉴:铜镜。②差(chā):略微。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2) 根据语境,帮同学完成下面文言实词积累表。

一词多义

夫俗子

平常

鉴凹则照人面大

词类活用

人有其理(名词作动词)

② 

(3) 透光镜有何神奇之处? 请从文中摘录相关描写,并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
(4) 上海历史博物馆现存西汉时期的透光镜。下面是博物馆对透光镜原理的解析,你认为文中第二段的推测是否符合现代科学原理?请简要说明理由。

“透光”镜(Transparent Mirror)

“透光”镜是一种利用透光效应的特殊青铜镜。铜镜背面的花纹图案凹凸处由于厚薄不同,铸造时经凝固收缩而产生铸造应力,后经研磨又产生压应力,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物理性质上的弹性形变,使镜面产生了肉眼不易察觉的与镜背纹饰相对应的不同程度的凸起。这些凸起部位在镜面反射光线时,由于凸起程度不同,产生了对应于镜背图案的“明暗”透光效应,因为凝固收缩具有不确定性,且研磨难度高,并非所有古铜镜都能形成“透光”效果。在我馆馆藏的一万余面铜镜中,仅有四面为透光镜。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