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主体的社会需要②价值的主体性不排斥价值的客观性
③价值的相对性会减少事物的价值④人们对价值客体的需要是具体的
①知识经验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角度的事物价值判断不同
④客观环境使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产生偏差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不同国家的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源于主体的知识认知
④立场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
①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只一个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有不同的客观标准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世界观不同,人们的行为表现往往也不同
之所以会产生众多热议,是因为( )
①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受到人的自身经历、情感、立场等因素影响
②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们的观念往往落后于时代
③对事物价值的评判有客观标准,人们对标准的把握有时不同
④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围观”现象迅速流行起来。“网络围观"的典型特征,是众多网友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渠道,对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一方面,网络围观的过程中会让很多可能不能见光的东西公开化,对制止违法行为、弘扬正能量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人在互联网平台打着正能量的旗号,利用群体之间的极端情绪,裹挟流量为自己服务,人民权益、老百姓福祉在这些人眼中没有意义,甚至出现违背事实、偏离议题的人肉搜索,将个人隐私公之于众,让隐私裸奔。这样的围观显然是非理性的、不可取的,网络围观需要规范和引导其健康发展。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材料一 1945年7月,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翥,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泽东明确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牙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历史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人民民主是应对治乱兴衰周期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党一贯重视发展人民民主,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形成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一个答案”的规律性认识,系统提出、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点就是让人民监督权力、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通过深化全进程人民民主,人民监督更加规范、有力、有效。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同志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六个坚持”的第一位。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紧扣主题,层次清晰,表达流畅;200 字左右。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
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