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字的出现、思想学术的繁荣都是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摘编自李宗焜《甲骨文字编》

材料二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考点】
甲骨文;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文化自信的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文字有记录,记录有载体,大量的考古发现,目前为止,在河南安阳殷墟,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万五千余片,单字数量已逾四千字左右,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材料二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材料三: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

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⑥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材料四: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目前发现的成熟文字是什么?可能出现在哪些书写载体上。并指出秦统一的文字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其中属于儒家和法家的名言分别有哪些(填序号)?
(4) 依据材料四概括百家争鸣对当时我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国至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