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叶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紧密相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率 10 万精锐骑兵进犯京师,史称“庚戌之变”。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正是今天看来如此平凡的茶叶……随着茶的传播,华夏与番夷有了更深入的往来,通过贸易饵诱、文化渗透,最终在心理上获得西边少数民族的认同,中心也随着茶的传播而发生空间上的迁移,最后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 通过茶传播、贸易、饮用而形成的藩篱,实非修筑的长城和其他防御建筑工事可比。 防御工事实际上是目所能及的山河界限。 在文化形态上,这是一种隔绝、封闭与保守的文化形态,阻挡了民族之间的交往。 但茶可以跨越看得见的疆域,抵达那些看不见的极边之地。

材料二   茶叶改变了英国的社会阶层,尤其是下午茶会和茶馆的出现,几乎起到了重塑英国文明的作用。 英国的饮茶风气最先在上层社会的贵妇中传开,然后被中产阶级妇女所接受。在英国早期的酒馆和咖啡馆里,只能看到男人的身影,英国妇女还曾发起过抵制咖啡的运动,她们认为咖啡带坏了英国男人,让他们彻夜不归。 但茶叶不一样,性情温和,适合妇女和小孩。手握茶壶的女人就好比拿着刀剑的武士,参与的人只能屈服于她。 这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材料三   2005 年,立顿销售了360亿个茶包、7万吨茶叶,产品打入了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销售额突破了15亿英镑(约合28亿美元)。 而其在研究经费上的投入同样惊人,每年占销售额的0.7%。 涉及顾客饮茶的习惯、饮茶的流行趋势,如何沏茶,顾客对茶叶颜色、味道、包装形式的喜好,影响顾客茶叶选择的原因……全世界每年茶叶需求量达 300 万吨,供应量达 350万吨。 中国每年产茶120万吨,仅有30万吨出口,虽然产茶面积世界第一,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却较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重林等《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明朝为防御蒙古采取的军事措施,并分析茶叶在明朝边疆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2) 列举两例茶叶对欧洲国家文化习俗的“重塑”。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饮茶风尚席卷欧洲的时代背景。 
(3) 对于以立顿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人们评价不一。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围绕当今世界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中国茶叶发展的现状,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考点】
经济全球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7——18世纪,传统茶叶市场继续存在,但市场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茶马贸易走向衰落,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茶叶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带动了甘肃兰州、安徽屯溪、湖北汉口等城市的发展。陕商、晋商、徽商等对茶叶市场参与程度更深,参与范围更广。国外消费需求的带动,中国茶叶出口增长迅猛,逐渐占据中国出口货物的第一位。

1870年代之前,茶叶的价格基本上是受中国支配的。而此之后,这种格局彻底改变,即茶叶的价格逐渐改由伦敦市场支配。导致这种格局改变最根本的因素当然是印度和锡兰茶叶的竞争。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海上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系统的快捷,即1870年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和1871年的欧洲与中国电报联系的接通,这些都使茶叶的供求市场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正是在19世纪,中国和欧美国家拉开了距离,茶叶出口危机只是19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危机的一个侧面。

——摘编自仲伟民《茶叶和鸦片: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材料二   战争结束后的20年间西方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以前阻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帝国藩篱被拆除。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亚非会议,体现了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意图掌控世界石油的生产和定价。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尝试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推动地区整合的重要力量,也说明了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发展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步入高峰期。全球化理论构想中每个国家作出平等贡献、获取平等好处的目标在现实中并未实现,世界变得更不平等了。

——摘编自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18世纪中国茶叶市场格局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并概括1870年代以来中国“茶叶出口危机”的主要外因。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二战后推动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的权利”的有利条件,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变得“更不平等”的主要表现。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