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行省辖区辽阔,权力颇重。行省高级官员多是蒙古、色目与汉人交参任用,并使用圆署会议制,由左丞相、平章等六七位官员共同商议,“事从公议”。行省的军权由丞相、平章掌握,而财权则另有专官。专官各司其职,甚至“出入不复关闻”长官。行省治下的路、府、州、县官员的任用、迁调、考课由吏部和枢密院负责。元代又置江南、陕西行御史台和二十二道廉访使,对行省官员有弹劾、按问之权。在行省区划上,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使各行省无险可守且北向门户洞开。时人曾评论说:“方伯(行省)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摘编自朱寒冬《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特点发微——读<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时期,为协调地方事务,开始派遣都察院的都御史、御史担任巡抚。巡抚可以监察地方,同时也处理朝廷指派的其他事务;事毕还朝。明朝中后期,巡抚已经“总领一方,凌驾三司”,职权扩大到军政、民政各项事务。同时,巡抚又“带风宪之衔,不独地方利弊可言,即朝廷大政无不可入告”。朝廷也逐渐允许巡抚开府建衙,携带家眷常驻地方。此后,巡抚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地方官员的利益,对地方的监察职能逐渐减弱。到了清代,督抚制度完全固定下来。 

——摘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不敢专决大政”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督抚制度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督抚制与元代行省制的相同作用。
【考点】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中书省与行省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314年秦灭蜀之初,在四川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用的政策。到秦昭王时,由于秦在蜀地成功地进行了土地制度变革,造就了大批拥护秦国政权的个体小农,从而争取到广大蜀人的支持,因而借口“蜀侯馆反”,诛之而国除。公元前311年,泰惠文王令张仪、张若修筑成都城池,将商业市肆集中到少城南部加以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很大的“成都市”,推动了蜀地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蜀地的工商业者也成为秦制的积极拥护者。

——摘编自段渝《论秦汉王朝对巴蜀的改造》

材料二:综观整个清代,四川地区在清朝经略西藏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境内的康区,“东起打箭炉之折多山,西至前藏之丹达山”,是四川的通藏要道。清人曾言:“本朝抚辑西藏,至于再,至于三,均由四川之打箭炉征兵入藏。”清朝在四川通藏要地储备粮饷,以随时应对西藏局势。清军入藏的军饷、驻藏官员俸禄和西藏僧俗官员津贴的供给,均由四川负责。总之,清朝对西藏的经略离不开四川在各个方面的支撑,体现了作为朝廷直辖行省对于藩部地区的控制价值。

——邓涛《藩部经略与直省支撑——四川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对于蜀地的改造措施,并简析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四川在清朝经略西藏中发挥的作用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四川地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中国之教、中国之政、中国之境,“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是一个经济大增长、社会大变动同时又政治大发展的时期,旧的精神和世俗的权威失灵加上正在进行的改革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所知的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和哲学家也应该在东亚被看作是最伟大的教师和哲学家,这个人就是孔子。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四: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朝代

核心问题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三公九卿制

二府三司制

官僚的选拔

军功爵制

材料三   清王朝针对蒙古准噶尔部以及回部大小和卓的军事行动,将疆土稳定地伸向西北干旱地区,并在光绪年间设立新疆巡托,将其置于与内地等同的管理系统之下。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的交融始终贯穿其中,因此疆域既是历史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摘编自韩茂莉《历史时期中因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是“伟大的教师和哲学家”的依据。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格中序号的内容。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稳定西北边疆的举措,并简述清代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国门洞开,从此陷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西北方向,英俄插手甚至侵入新疆、西藏;东南方向,美国、日本先后企图侵占台湾;西南方向,法国的侵略战火从越南蔓延到了中国本土。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全方位的边疆危机,面临被瓜分的威胁。

——摘编自但兴悟《“大一统”中国的重新塑造:近代边疆危机与建省改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经略边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边疆碰到的新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