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所集体编写出版过一部《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是钱钟书先生执笔的,他在其中说道:“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从多种文化脉络来看,宋代都处于重要位置。        

——摘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政府在这些地方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宋高宗赵构在位的晚期,市舶司的收入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最高额一倍。由此可见,南宋对外贸易的繁荣超过了北宋,形成了通向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三个方面概述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外贸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考点】
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建立以后其财政制度和政策基本延续了唐后期的做法。此外,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军费开支,真宗继位后即将专卖专利和征收商税作为农业两税补充的财政来源………以酒类为例,宋朝自始自终不仅没有禁酒,反而积极鼓励酿酒饮酒,增加酒课收入。伴随专卖禁榷进一步发展,宋朝政府将能否增加工商财税作为奖惩、升降、任免的依据,将追逐功利财经政策落实在对各级官吏的考核上。据统计,熙宁十年赋税收入里,两税收入约占国家赋税三分之一,其中部分以货币缴纳,其他税收也多以货币缴纳,充分说明此时北宋财政结构已经高度货币化。

——摘编自李华瑞《宋代的财经政策与社会经济》

材料二:下表1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赋税收入统计表

税种

岁入(万贯)

占比(%)

两税(税钱)

736.4

12.9

两税(税物)

2026

35.4

商税(税钱)

1204

21

榷盐、茶、酒(税钱)

1583.6

27.7

金、银、铜、矾(税钱)

175.4

3.1

总计

5725.4

100

下表2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赋税收入统计表

税种

岁入(万贯)

占比(%)

两税(税钱)

558.6

7.9

两税(税物)

1604.2

22.3

榷盐、茶、酒(税钱)

2226.6

31.5

商税(税钱)

804.7

11.4

市易(税钱)

133.2

1.9

坊场钱(税钱)

602.7

8.5

市舶(税钱)

54

0.8

金、银、铜(税钱)

397.4

5.6

免役钱

392.7

5.6

青苗钱

300

4.3

总计

7074.1

100

——摘编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中前期赋税政策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真宗至神宗时期赋税收入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农具的定型和配套过程基本是在宋代完成的。宋代,人们已懂得“土壤气脉,其类不一,美恶不同,治之个有宜也”。淳化年间“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大大促进了土地开垦。宋神宗元丰年间粮食总产量为85313954880斤,以一亿人计,人均粮食就达到约853斤(谷)/年。在宋代,“主户之于客户,皆齐民乎”。客户有条件也可以“徙乡易主”。宋神宗年间,已是“二纪以来,不闻街鼓之声了"。到南宋时在旧城外兴起了“沿江数万家,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的南市。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摘编自徐红《宋代经济型流动人口探析》

材料二   农村移民殖边这种古老的迁移方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运用,而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主要发生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沿海、沿江及铁路沿线地区。“1910年代都市人口增加是与那个时期中民族工业扩大相对应的"。东南沿海农村人口的海外流动是与华北人口的关外流动遥相呼应的又一迁移巨流,华人农村人口流向海外分布广泛,西欧、美洲、东亚各处,而以南洋最多。借助于近代化交通工具,迁移的速度和频率大大加快,如关外移民在20世纪后的骤增与该时期交通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关系。自北洋军阀时期以来,战争加深了对农村经济的破坏,军阀加速了对农村的盘夺。在国家政权现代化进程加快使相当部分乡绅退出乡村领导地位,流向城市另觅出路。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使得农村更加荒芜与凄惨,因而出现更多的流民、游民。

——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经济型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迅速上升。泉州成为内连晋江,外接东南亚的重要港口,泉州在北宋朝廷设市舶司以来,“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号为天下最。”“番商”出身的蒲寿庚长期掌管市舶司,其家族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至元代时,泉州已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街头出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

——钟羡芳、徐文彬《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材料二 明朝中叶,东亚海洋形势发生了巨变。以澳门为基地的葡萄牙船队几乎垄断了中国生丝与丝织品在日本的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在1565年占据菲律宾后,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换取中国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生丝和丝织品。海上丝绸之路至此已发生了新的变迁,在向西经东南亚到印度洋、非洲的基础上,增加了向东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达美洲大陆,然后再经墨西哥湾、大西洋延伸到欧洲大陆的航线。此后荷兰等国的介入,进一步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1) 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地位上升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 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明朝海上丝绸之路新的变迁,并谈谈对海上丝路变迁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