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考点】
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光的反射;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填空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光在
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填空题
容易
2. 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玻璃,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
(填“虚”或“实”)像。人靠近玻璃,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会发生
(填“锐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填空题
容易
3. 光能在
中传播,也能在透明物质中传播。
填空题
容易
1. 如图甲为手机防窥膜结构图,其原理类似百叶窗,结构简图如图乙。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
(填写光的原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可视范围减小),可以适当地
(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填空题
普通
2. 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
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
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____。
A.
三角形光斑
B.
圆形光斑
C.
烛焰的正立像
D.
烛焰的倒立像
(3)
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填空题
普通
3. 小宁晚上站在有地砖的人行道上A处时,在路灯照射下头部投影在地面上E点,远离路灯走过20块地砖到达B点时,发现头部影子向前移动25块地砖到F点,已知小宁的身高是1.6米,则路灯S距地面的高度为
米。
填空题
普通
1. 新华社发布白鹭和水中倒影、影子同框的照片,有网友评论这是诗中“对影成三人”的景象,对两个“影”形成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子:光的折射
B.
影子:光的反射
C.
倒影:光的折射
D.
倒影:光的反射
单选题
普通
2. 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
D.
倒影是与白鹭等大的虚像
单选题
普通
3. 如图是某位观鸟人士拍下白鹤及其在水中的一黑一白两个“影子”。关于这一黑一白两个“影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黑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白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白影”与白鹤的大小相同
D.
“黑影”形成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单选题
普通
1. 我国古代在光学现象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
(1)
墨子在《墨经》中论述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甲。小孔成像是利用了.
原理。
(2)
汉代,刘安就在《淮南万毕术》中谈到:“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如图乙是简易的
的雏形。 (选填“显微镜”、 “潜望镜”或“望远镜”)
(3)
唐代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
现象,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填空题
普通
2.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都是科学知识。
(1)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
的缘故。
(2)
小红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制作一个影子时钟(日晷仪)。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3)
学校楼梯口竖立着一块平面镜。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
的。
解答题
普通
3. 三月的温州,樱花正在漫山遍野绽放,一簇簇缀满枝头,烂漫如霞,与山景相互衬托,汇成了一副春色满园的壮美画卷,迎来了各方游客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第1-7题。
(1)
如图是樱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是雌蕊的是( )
A.
序号1
B.
序号7
C.
序号4
D.
序号6
(2)
如图所示是樱花在湖水中产生的倒影,下列关于其成像规律说法的错误的是( )
A.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B.
符合光的反射规律
C.
像与物体到湖面的距离相等
D.
所呈的像是实像
(3)
樱花园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驻足拍摄,如图所示为某款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A.
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
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4)
樱花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下列是四种不同类型的繁殖方式,哪一种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用种子繁殖
B.
嫁接
C.
扦插
D.
组织培养
(5)
樱花属于双子叶植物,下列关于种子的结构及种子萌发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B.
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
C.
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子叶
D.
成熟的樱花种子中具有胚乳
(6)
小科对种植樱花有着浓厚的兴趣,准备自己培育幼苗,为研究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才有助于萌发,他在4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各随机放入100 粒樱花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催芽,结果如下表。通过该实验验证种子萌发需要( )
培养皿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温度(℃)
23
23
23
5
发芽数(粒)
89
0
90
0
A.
充足的光照、一定的水分
B.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C.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D.
充足的光照、充足的空气
(7)
光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小科游玩后便整理起有关光的知识点,右图是小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现象(1)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镜子中优秀的“自己”
B.
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C.
阳光下柳树的影子
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单选题
普通
1. 光与影的世界是生活也是艺术,更包含着科学的知识与原理。如图是汤勺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置于平面镜前的情景。下列现象与原理相对应的是( )
A.
灯光下玻璃杯的影子——光的折射
B.
水中放大的“勺头”——光的反射
C.
水中弯折的“汤勺”——光的折射
D.
平面镜中的“杯子”——光沿直线传播
单选题
普通
2. 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
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
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单选题
普通
3. 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
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
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
小科的身“影”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单选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