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材料二: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三: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成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材料四: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了。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共和国建立于什么世纪什么时期?
(2) 材料二中的“元老院”在古罗马政治体制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指出《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是什么?地位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的“帝国”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4) 材料四中的“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请你说出理由。
【考点】
罗马帝国的兴亡;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的方式有多种,有碰撞也有交融。正是这些交往使得世界逐渐由孤立走向整体。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神圣罗马帝国体系中,宗教信仰不仅成为个人领域中的重要元素,也在国家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教会的权力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宗教文化也成为维系欧洲体系内各国互动的重要纽带。

——刘德斌《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国际体系的变迁》

材料二:文明交往的每一进展,都包含着全球性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在16世纪加快了步伐,逐渐成为当今的全球化交往。” 

——彭树智《史学理论研究》

材料三:人类文明交往史转折于西欧的农本向工商业发展基础上实现的以大机器工业为特征的工业革命和以全世界为市场的外向型商品经济。资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决定了它向世界范围扩张,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种跨国家、跨地区的生产方式和文明交往方式,由此就开始了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彭树智《史学理论研究》

(1) 材料一中罗马帝国的缔造者是谁?宗教是指什么教?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全球性发展趋势在16世纪加快了步伐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列举一个在该事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3)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