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开埠前的上海在中国城市中排名仅第12位,人口20来万。而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人口已达200多万,一跃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上海城市受外来经济、社会及文化冲击,最明显反映是租界的存在——它充当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则是上海又一大群体。据统计,在1910年代的上海,有500 多所新式中小学。文化繁荣与自由的上海成为新型文化人的向往之地。
上海是中国现代新文化的中心,也是中西文化交汇的窗口。新思潮、新文化源源不断通过上海传入中国,一大批现代文化机构亦借此应运而生。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业务欣欣向荣,1911-1920年间,总计出书2657种,其中占首位的社会科学类为801种。…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摘编自苏智良、江文君《中共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