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人群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魏晋风骨

材料二:观两宋士人

材料三:叹群英荟萃

魏晋南北朝之际,政权 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但于“乱世 ”间一众文人墨 客扬中华风采,在书法、绘 画等领域颇有建树,留下了

名垂千古的历史瑰宝。

从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 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到宋太宗 即位后进士人数从 31 人突破 100 人大关……宋朝士人在 这一时期考中进士做官的机

会大大增加。

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学 校走向民间社会。他们会聚在 这所“ 思想自由 ”的学校,拿 起笔杆,向整个社会书写他们 的声音……他们开启了一场

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魏晋风骨 ”的作品。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思想文化领域革新运动 ”“新 ”在何处,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考点】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古代货币”为主题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任务一:[赏钱之行]

时期

代表货币

钱币发展趋势

商周时期

铜贝

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秦朝

A

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

西汉

五铢钱

B

唐朝

C

从文书重量到元宝

北宋

交子

D

明清

银锭

从纸币、宝钞币到白银流通

任务二:[读钱之思]

圆形方孔,体现古人天圆地方观念,同时,外圆案体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也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思想。从此钱币形状固定,半两钱成为全国通行货币。“半两”二字为小篆,是秦朝统一全国后的官方文字,体现了钱币的重量。

E

F

任务三:[悟钱之道]

历代货币(包括钱币)都是一定历史的产物,无不打上历史的烙印,也给历史以一定的影响,起着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作用。

(1) 请将下列序号放置到表格中对应的A、B、C、D展品处。

①开元通宝②半两钱③从金属货币到纸币④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2) 结合任务一,参照任务二例子,再画写- -例图文笔记,完善上述表格E、F处内容。

(提示:E处的货币既可画图也可使用文字代替,从货币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关联角度思考。)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主题,完成“悟钱之道"的分享。(温馨提示:本题采用分层赋分、要求紧扣主题、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2023年巴以冲突不断升级,触发地缘政治动荡,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我们要以史为鉴,始终走和平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整理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材料三: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宣布对以色列采取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以色列随即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起代号“铁剑”的行动。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又有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材料四:2023年11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巴以冲突表达中方立场:中方将在联合国安理会内为促进停火止战、保障平民安全、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继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人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
(2) 上面哪组图片能反映“二战中的国际合作”?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 巴以冲突反映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态势?结合材料三,说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4) 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人类应如何积极寻求和平、实现和平?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南方各路户数和转运粮食在全国的比重

 

数量

占比

备注

户数(户)

4,163,703

63.8%

988-989年统计

转运到开封的粮食(万石)

400(包括米和菽)

72.7%

981年统计

 ——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编制

材料二:元代运河作为便利的水运连接南北,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段运河城市群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等原因的推动下,以元杂剧为代表的元曲不仅发生了戏曲中心的转移,还在戏曲语言中出现了“南北交融”的现象,原本只存在于北方或南方地区的方言词开始在南北戏曲中混用。

——鲍晓君等《大运河影响下的元代戏曲语言“南北交融”现象》

材料三:浙江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通过不断植入文创、科技、休闲、旅游等元素,实现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如绍兴浙东运河文化园集合5G、AR、VR等新媒体技术向公众展示浙东运河宏伟史诗,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嘉兴打造建立在运河旧粮仓基础上的“运河·陶仓埋想村”,集合陶仓艺术中心、民宿、咖啡轻食空间等,打造创业者梦想社区。

(1) 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将粮食从南方转运到北方的运河漕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囚。
(2) 列举两位元代优秀杂剧作家,根据材料二指出大运河为元朝文化带来的新现象。
(3) 借鉴材料三中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路,结合相关知识,设计一款有关运河文化的文创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产品设计可以用文字或图案呈现,意图说明清晰)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