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现“一江碧水”,将见“安澜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宋思想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了洞庭湖天人合一的景象。从明代、清代至当代,洞庭湖一直在持续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公里骤减到如今的2600平方公里,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2008年以来,洞庭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还地于湖泊。

2014年,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洞庭湖考察,殷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湖南牢记嘱托、先后开展洞庭湖区防洪蓄洪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湖区防洪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老百姓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建设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新规划明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安澜洞庭”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等重点任务。

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

结合情境,运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我国已具备推进“安澜洞庭”建设的自信和能力。

【考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经大会同意写入党章。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也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同国内外强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同影响新生人民政权稳定的各种因素作斗争,同旧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作斗争,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同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各种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作斗争,同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作斗争,同党内存在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作斗争,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之一。当前,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激流险滩,面临的各种斗争是长期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大力弘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说明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