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昆虫记》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刚好碰到它的时候,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

【文段二】把自己的巢建在机房里,并且为自己选择了刚好是在大锅炉的上面的天花板上的一个地方。看来,它真是慧眼独具啊!它为自己选择的这个地点,整个一年,无论寒暑,也无论春夏秋冬的变迁,温度计所显示出的温度,总是不变的一百二十度(华氏度,约合49℃),只是要除去晚上的时间,还有那些放假的日子。很显然,在这些日子里,锅炉里并没有加热,所以,温度当然会随之有所变化的。这个事实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个小小的动物对温度真是要求很高啊!而且,它也是个非常会为自己挑选地点的家伙。

【文段三】在享用猎物之前,先将它麻醉,使它失去知觉,就如人类奇妙的外科手术,在动手术之前先将病人麻醉,让他感觉不到痛楚一样。通常,它捕捉的都是一些中等大小的蜗牛,还没有樱桃那么大。比如变形蜗牛,它们会在夏天成群结队地聚集在路边的稻草或是其他植物细长的枯秆上,一动不动地沉思着,直到酷暑消散。

(1) 选文提到多种动物,【文段一】中“A”指的是,【文段二】中“B”指的是,【文段三】中“C”指的是
(2) 请结合选段的内容,简要分析这部著作的语言特色。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艺术特色; 《昆虫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名著导读 容易
课时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①我在被劈成两半的橡木上挖出大小适中的坑,在每个坑里放进一只刚刚化蛹的骑士羯天牛,这是我十月份在劈柴火的时候发现的。我把两半木头合起来,用铁丝固定。【A】 七月来临,我听到木头中传出抓挠的声音。这些天牛究竟能不能出来呢?这项工作在我看来并不困难,只要在木头里钻一个两厘米长的通道就够了。然而,没有一只天牛能够逃出来。木头里安静下来后,我把它打开——俘虏们都死光了。它们面前只有一小撮木屑,还没一口烟的烟灰那么多,那就是它们所有努力的成果。

②【B】 我用其他的天牛做了一些难度较小的实验。我把它们放进芦苇杆的末端,芦苇和它们原来的通道一样宽。天牛只需要钻透一层天然的膜,它没有那么硬,厚度也只有三四毫米。几只天牛成功逃了出来,其他的却失败了。那些不够勇武的天牛被这层障碍拦住了去路,困在芦苇里,死了。如果它们要钻透橡树的树干,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啊!

③现在我们确信,羯天牛成虫尽管外表看起来强壮有力,实际上却没法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树干里钻出来。如同一截小肠般的幼虫用它的智慧为成虫准备了逃脱的道路。

④筹划好未来,天牛幼虫又开始操心现在的安排了。挖好逃生出口之后,它退回到通道里不太深的地方,在出口通道的侧面挖一个蛹室。我从未见过如此极尽豪华、戒备森严的蛹室。这是一个宽大的巢,呈 稍扁的椭圆形,长八十到一百毫米。椭圆截面的两条轴长度不一,长轴大约有二十五到三十毫米,短轴只有十五毫米。

【材料二】

【C】我常常整个下午都守在红牧蚁的巢穴旁边,等待它们出窝,但总是无功而返。

(《红牧蚁》)

【D】真棒!多么聪明的沙泥蜂!我就知道你不会在没有毛虫的石堆上乱挖的!……我就趴在地上,近距离观察这狩猎的场面,绝不放过一个细节

(《多毛长足泥蜂》)

【E】对于较大的声锉和四片振动的镜膜的作用,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是左侧覆翅上的那个小的声锉有什么用呢

(《蟋蟀的歌唱和交配》) 

(1) 阅读《昆虫记》,小江总结了法布尔科学探究的基本经验。法布尔的研究基本遵循了“提出问题——分析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请完成材料一中的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①

分析猜想。

实验验证:

实验次数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1

成虫都死光了,它们只挖了一小撮木屑

2

把成虫放进芦苇秆末端,它们只要钻透三四毫米厚的天然膜。

③ 

(2) 阅读《昆虫记》小江从许多含有“我 字的句子中,领悟到法布尔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你能结合上面材料中的画直线的句子,具体说一说吗?
(3) 阅读《昆虫记》,小江发现说明方法里面也藏着法布尔的科学精神。你能结合材料一的第④段画曲线的句子具体分析一下吗?
(4) 阅读《昆虫记》,小江发现法布尔还常常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研究天牛幼虫,法布尔不禁感慨: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天获得的灵感。《昆虫记》一书中还有许多这样哲理性的思考,你能再举两个例子吗?
现代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祖母最不把昆虫当回事。她在泉水中洗菜,倘若发现菜叶上有条幼虫,她会被吓一跳,然后把这条令人讨厌的虫子扔得远远的,切断与危险物的一切关系。我的祖父是个擅长放牧的牧人,自然无暇关心昆虫。他最多是有时会碰见昆虫,然后用脚后跟把它踩碾致死。总而言之,昆虫对外祖父母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

②我对昆虫的浓厚兴趣,我的父母也一样丝毫不了解。我的母亲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这与我的兴 趣所需要的一切完全背离。在父亲那里可以找到根源吗?同样找不到。当他发现我用大头针把昆虫钉在软木瓶塞上时,打了我几个结结实实的耳光。

③可是,从孩提时代起,热爱观察事物、对事物充满好奇,在我的身上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我为何不叙述一下我那些初期的新发现呢?这些新发现很天真,很幼稚,却非常适合用来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天赋的诞生情况。

④一天,我这个喜欢静思的小男孩,背着手,身体面向太阳,灿烂的阳光令人头晕目眩,却又令我心醉神迷。我就像一只受到灯光诱惑的尺蠖蛾。我是在用嘴和眼睛享受灿烂的阳光吗?这便是我最开始的科学好奇心提出的问题。亲爱的读者们,请不要笑话我,未来的观察家已经在努力锻炼自己,投入到实验中了。我把嘴大大张开,把眼紧紧闭上,灿烂的光芒消失了。我睁开眼睛,闭紧嘴,灿烂的光芒又一次出现了。我再一次开始,结果仍然相同。我成功了,我的实验告诉我,我是在用眼睛看。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新发现啊!当我向家里人汇报了我的新发现后,祖母温柔地笑我天真可爱,其他人却都嘲笑我,世间的事原本就是这样嘛。

⑤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个新的发现。

⑥夜幕来临时,在附近的荆棘丛中,我听到了一些清脆的撞击声。在这寂静的黑夜里,这声音很轻微,也很柔和。是谁在这里悠悠鸣唱呢?难道是一只窝中的小鸟? 我得去看一看,得快些。我听说那里有狼出没,这时恐怕会从树林里出来。但是我还是要去瞧瞧,离这儿并不远,就在金雀花树后面。

⑦我久久地守候在那里窥视,但没有用。荆棘一动,略有声响,清脆的撞击声就戛然而止。第二天我 又一次潜伏在那里,第三天再一次重新开始。这次我凭着一股倔劲儿终于成功了。啪!我伸手一把抓住了歌手。原来是一只蝈蝈,并不是一只鸟,我的伙伴曾经教过我吃它的大腿。我长时间的潜伏得到了些许补 偿。事情的美妙在于,我刚才了解到的东西并非它那双有虾子味儿的后腿。从这时开始,我通过观察明白了蝈蝈是会唱歌的。这次我没有把这个新发现透露给他人,我害怕会像上次那样遭到大家的嘲笑。

⑧啊!那些长在田地里、房屋旁边的美丽花儿,好像在用它们大大的紫色的眼睛对我微笑。秋末,祖父来到田地里,用铁锹把田地翻了个天翻地覆,从我的观察田里刨出一筐筐、 一袋袋的圆根似的东西。这个我认识,家里有许多,我经常把它放在烧草肥田的炉灶上煮。它叫作土豆。它开紫色的花,结红色的果,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⑨这个将来的观察家,一个6岁的小男孩,眼睛一直警觉地盯着虫子和花草,就这样,他在无意识中锻炼了自己。他向花儿、虫儿走去,就好像粉蝶飞向甘蓝、蛱蝶寻觅蓟草一样。他关注,他凝望,他调查情况,他被好奇心诱惑着。可是,在遗传中识别不出这种好奇心的秘密,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他的家族中从来没有过的才能的萌芽,他隐藏着并非他直系亲属的火炉里固有的火星。这不足挂齿的东西,这幼稚的想入非非的东西,这没有丝毫价值的东西,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假如教育不参与进来,用实例给它喂食,用锻炼使它强壮,那不用怀疑,它一定会熄灭。那时,学校将会解释用遗传无法解释的事物。这正是我马上要进行观察和研究的问题。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 文章叙述了法布尔哪些“初期的新发现”?请概括。
(2) 按要求回答。

①小清读到文章第6段画线句,觉得结尾应为感叹号。你赞同吗?

我得去看一看,得快些。

②理解第9段画线句的含义。

假如教育不参与进来,用实例给它喂食,用锻炼使它强壮,那不用怀疑,它一定会熄灭。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回忆了作者孩提时代的一些经历,兼有情趣和理趣,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 B. 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受到灯光诱惑的尺蠖蛾”,表现出年幼的自己和昆虫的亲密无间。 C. 从“我刚才了解到的东西并非它那双有虾子味儿的后腿”一句可看出作者的幽默和风趣。 D. 文章第9段加点的词贬词褒用,从中不难发现作者在调侃中体现出对科学好奇心的珍视。
(4) 小石在《昆虫记》中读到了以下文字,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举例印证。

达尔文给予了我“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称号,自从得到这个称号,“无与伦比”这个词就在我的脑海中多次盘旋,我自己却不清楚我在哪些方面可以无愧于这个称号。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