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注: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三
图1 图2
材料四
在他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度还有“身毒”“贤豆”等叫法。他在印度求法时认为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流行,沿用至今。
材料一: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节选)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摘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有史以来,能成就盛世的王朝屈指可数,而唐代却两度出现盛世,这既与两位君主(唐太宗、唐玄宗)的英明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总之,唐代的兴盛乃是制度所成就。当然,好制度需要人设计,更需要人执行。
——摘自《略谈唐代兴盛的制度原因》
材料四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活动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有什么用途?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唐】杜甫《忆昔》
(2)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与当时采取的哪些经济措施有关?
材料三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阅读材料三,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