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分别从二氧化碳释放和吸收的角度回答,至少写3项措施。)
【考点】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简答题
普通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碳循环”、“氧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已知图1反应条件为常温,图2反应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化观:“水循环”主要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
B.
守恒观:图一中X和图二中Y为同种物质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单选题
容易
2. 春生夏长、进入立夏时节,万物蓬勃生长。下列不能成为植物快速生长的因素是
A.
喷洒农药
B.
日照加长
C.
雨水增多
D.
温度适宜
单选题
容易
3. 2021年3月我国政府在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从居民健康考虑,提倡外卖餐饮使用一次性餐具
B.
从研发新工艺考虑,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C.
从方便出行考虑,提倡错峰驾驶燃油汽车上下班
D.
从有利于保护环境考虑,提倡就地焚烧麦田秸秆
单选题
容易
1.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世界上首次使用甲醇(CH
3
OH)作火炬燃料,实现了“零碳”排放。制备甲醇与甲醇燃烧的过程如图所示:
(1)
制备甲醇的反应中催化剂可使用氧化铝,其化学式为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2)
甲醇燃烧时产生了二氧化碳,从图示分析,亚运火炬能实现“零碳”排放的原因是
(填物质名称)实现了循环使用。
流程题
普通
2.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
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碳原子
B.
碳元素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2)
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气。
(3)
谈一谈你对二氧化碳的利或弊的认识
(答一点即可)。
填空题
普通
3. 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组成,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不停循环,其中“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如图1所示),这些循环既跟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关,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现。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是
。
(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种即可)。
(3)
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4)
《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
)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方法有助于减缓
科普阅读题
普通
1. 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空气中排放CO
2
会形成酸雨
B.
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
C.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
2
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单选题
普通
2.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D.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单选题
普通
3.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
2
CO
3
, Y为C
6
H
12
O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
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
C.
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