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东西方文化各放异彩,交相辉映。九(1)班同学收集资料,开展项目化学习。

【文明之光】


A.胡夫金字塔        B.雅典帕特农神庙遗址   C.罗马大竞技场遗址  D.麦加大清真寺

【文明传播】

               

【文明交流】

同学们收集以下资料发现: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二 :“唐代百姓受田的数额与隋代相同,18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80亩,永田20亩……废疾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口分田30亩”。

——唐朝武德田令

(1) 如果想要了解欧洲文明,同学们应选择图中哪些史料?(填序号)
(2) 请从疆域、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两方面,归纳两个帝国的共同点。
(3) 日本田令是哪次重要改革时期颁布的?与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的认识。
【考点】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罗马帝国及基督教的产生;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入长安达30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 分析上述材料,集中说明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2) 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   
(3) 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其扩张的过程也是某一宗教广为传播的过程,请问是什么宗教?   
(4) 你能列举出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吗?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