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多年以来,月球一直以正面对着我们,这导致人们对其背面有着无限幻想。有人觉得月背上有外星人的基地,有人觉得月背有远古太阳系的秘密,总之众说纷坛。直到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这一切的谜题才有了答案。在过去15年里,中国已经成功地执行了5次探月任务,从嫦娥一号到五号,进行了绕月、落月、采祥返回,包括有史以来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

2022年11月“嫦娥五号”月研究证实了月壤中存在撞击成因亚微米级磁铁矿的存在,为学术界关于月壤中可能广泛存在原生磁铁矿的猜测提供了直接证据,为更加全面地认识月壤的形成与及月亮时空演化历史提供指导

材料二: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30年来航天事业成就瞩目,“神舟”“嫦娘”“祝融”“羲和”……大国重器,承载了一代代国人的梦想,它们饱含深意的名字和设计者背后的故事,透露着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勇气,当中华文化遇上硬核科技,可以感受到大国重器的中国式浪漫:

①载人航天:神舟,“神奇的天河之舟”

②探测月亮:嫦娥传说中奔月的仙女

③探测火星:祝融,传说中最早的火神。

④探测太阳:羲和上古神话的太阳女神……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反复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对月球的认识为什么会越来越深刻。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请对“神舟”“嫦娥”“祝融”“羲和”等大国重器的硬核浪漫进行“文化解读”
【考点】
认识的反复性;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虎跃前程去,兔携好运来。我国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就要来临。春节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它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公共节假日,更是华夏民族延续传统习俗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中国的春节,国外的一些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悉尼等甚至还把春节作为他们的法定假日,反观我们国内,春节的年味儿却日趋变淡,各地虽然依然张灯结彩,但民众的参与热情明显下降,年味越来越淡了。

面对日益淡薄的年味,围绕着要不要拯救的年味网友们展开了讨论。在知乎联合光明日报发起了的“你认为年味需要拯救吗?”的网络调查中可以发现,有60%的网友认为需要拯救,还有相当一部分约占40%的网友认为年味不需要拯救。年味需要拯救代表了广大网民们对之前过年感受的一种强烈怀念。而如此多网友认为年味不需要拯救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如有网友认为“想拯救也拯救不了,回不到过去,因此顺其自然无需拯救”;也有网友认为“无需神化年味,年味只不过是物质匮乏年代的一场狂欢";还有网友认为“年味在记忆里就足够,社会要发展,拯救没必要",等等。

2022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春节习俗传承与保护的建议》提案,指出在春节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短促年假与春节复杂程式之间的矛盾;二是现代思想观念与传统禁忌之间的矛盾;三是新兴过年方式与春节传统习俗之间的矛盾。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为什么网友们对年味是否需要拯救会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