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推动新教发展的动力问题,有学者这样认为:“若说经济动力在新教崛起的初期阶段就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似乎并非如此。新教不仅在苏格兰、波兰和匈牙利等农业国同样赢得了信徒,在经济停滞的北德意志也要比在经济繁荣的南德意志发展得更为顺利。而在法国,当许多封建领主和农民皈依新教时,巴黎和许多其他城镇仍坚定地信仰天主教。”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上)》
材料:约翰·加尔文(JeanCalvin,1509—1564),欧洲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创始人。1536年,加尔文发表了著名的《基督教原理》。他综合了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的理论成果,对新教的信仰作了最为明白、严谨的说明,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加尔文说:“我们把上帝的永恒教导称为预定,他以此预定他愿意为每个人所做的事。”强调上帝和《圣经》是唯一的权威。他还认为“上帝在我们的一切工作生活活动中欣赏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他的眼中没有任何工作是庸俗、卑污的,所有的工作都是伟大的、有价值的。一切适当的工作都有荣耀上帝的价值。”他还提出,教职人员不能由某一个人的权威来委任,应以教徒投票的方式选举,要从世俗教徒中选举教会管理人员,由教士代表会议管理宗教事务。
——整理自李会军、王罡《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
材料
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初期,各国的天主教领袖开始整治教会中的弊病,重新提出一些精神价值观。但是,这些早期的改革家趋于沉思和高贵,未能唤起民众或赢得罗马高层教会的支持。直到路德的挑战在德国变得非常严峻时,天主教的改革才成为一个有活力和有效力的运动。16世纪中后期,教皇保罗三世和继任者采取适当措施,一是召开了“特伦托会议”;二是批准建立了耶稣会。“特伦托会议”的主要成就是以坚定的反新教派的措辞重申了传统的天主教教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教会中的弊病和恢复教会纪律。耶稣会的成员把自己看做是耶稣的战士,其风纪和战斗精神保障了“特伦托会议”改革措施的实施。许多成员担任了异端裁判所的法官,目的是铲除任何地方出现的异端学说,这使得新教徒感到十分畏惧。耶稣会会士还将他们的做法扩大到全世界,在亚洲、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异教徒中传播上帝的福音。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初期,各国的天主教领袖开始整治教会中的弊病,重新提 出一些精神价值观。但是,这些早期的改革家趋于沉思和高贵,未能唤起民众或赢得罗马高层教会的支持。直到路德的挑战在德国变得非常严峻时,天主教的改革才成为一个有活力和有效力的运动。16世纪中后期,教皇保罗三世和继任者采取适当措施,一是召开了“特伦托会议”;二是批准建立了耶稣会。“特伦托会议”的主要成就是以坚定的反新教派的措辞重申了传统的天主教教义,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教会中的弊病和恢复教会纪律。耶稣会 的成员把自己看做是耶稣的战士,其风纪和战斗精神保障了“特伦托会议”改革措施的实施。 许多成员担任了异端裁判所的法官,目的是铲除任何地方出现的异端学说,这使得新教徒感到十分畏惧。耶稣会会士还将他们的做法扩大到全世界,在亚洲、非洲和南北美洲的异教徒 中传播上帝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