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最早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 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 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 药物,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研究的不断 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远航,也是艰辛的跋涉,和无数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人在探索航空之路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几十年过去,中国航天科技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中国空间站建成后,中国航天把一批批航天员送上“天宫”,从在“天宫”驻留几天到三个月再到半年,一代代航天人勇于探索,攀整一座座科学高峰,攻克一个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孕育了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在中美贸易战中,我国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又要勇于面对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在中美贸易战中,我国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又要勇于面对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在中美贸易战中,我国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又要勇于面对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②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新事物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辩证否定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
材料一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工业、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达成了一系列新的合作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中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继续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国家一道,共同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充分认识到非洲国家的发展需求和潜力,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和发展道路;在中非合作中,中国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与非洲国家互利共赢,在合作中既考虑自身利益,更注重非洲国家的长远利益,实现共同发展。
材料二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目前有中国、53个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共55个成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同非洲兄弟姐妹们本着真实亲诚理念,在世界百年变局中肩并肩、手拉手,坚定捍卫彼此正当权益;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强筋骨、壮体魄,累累硕果惠及中非亿万百姓;双方始终相互理解、彼此支持,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经过近70年辛勤耕耘,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面向未来,中方提议将中国同所有非洲建交国的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关系层面,将中非关系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材料三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必将掀起全球南方的现代化热潮,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和实践土壤。中华文化以和合理念为精神内核,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中国在70多年的外交实践中创立和发展的诸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全球治理观”等一系列外交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因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汲取世界多元文明相融相通优秀成果,反映了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
今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探月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4年立项。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踏上了奔月之旅,获取了第一幅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2010年国庆节“嫦娥二号”发射,它飞往宇宙的深处,成为我国第一颗围绕太阳运转的人造卫星。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登月。我们的五星红旗第一次闪耀在月球之上。
2019年1月,“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两器互拍成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对月背的巡视勘察。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带着1731克月球样品回到了地球,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地外天体的样品采集。
2024年6月,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即将“蟾宫挖宝”
2030年前,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在2040年前形成一个多功能月球基地。我国探月的脚步也将继续前进。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站得住脚的科技成果,也需要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
华夏大地上的科学史,本身就是一部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历史。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他将自己的科学报国梦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先后爆炸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成功发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轻时眼见饿殍而痛心,把“解决吃饭问题”当作终生追求。他扎根稻田六十余年,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药学家屠呦呦,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她毅然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的重大研究任务。历经380多次失败终于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24年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要求:表述清晰,逻辑严谨,200字左右。
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