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实①

史实②

史实③

史实④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1945年4至6月,中国共产在延安召开的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三: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相应的史实。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考点】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东北抗日联军歌曲《露营之歌》

(1)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指出该事件在中国人民抗日历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   抗战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31年8月

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9月

中共发表宣言: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

1935年9月

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调东北军入陕西和甘肃“剿共”。

1935年12月

中共在北平举行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全国民众积极响应,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给国民政府巨大压力。

1935年12月

中共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1937年7月

中共中央发布全民抗战的通电。蒋介石公开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称: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

1937年9月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号召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

(2)据上述图表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对抗日的态度。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的演变。
(3)据上述图表,指出蒋介石对日本侵华态度的变化。根据上述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