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 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 双方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4) 请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考点】
重庆谈判;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胜利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是同时提出的,最早名称就是中共所主张召开的各党派国事会议。然而,蒋介石对此却声称"党派会议等于分赃会议,组织联合政府无异于推翻政府。"中共在重庆谈判中主动就此作出让步,希望能够"在国共两党谈判有结果时,召开有各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会议",并在会议名称上接受国民党的建议,同意定名为"政治协商会议"。最终,双方就政治协商会议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1949年中共"五一"口号发布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应中共之邀,相继进入解放区,就召开新政协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初步共识。在此基础上,在短短三个月内,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就完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新政协开幕后,无论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都充分体现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之间团结合作的新型关系与作风。对此,周恩来指出:"新民主的特点就在此,不是只重形式,只重多数与少数。凡是重大的议案提出来总是事先有协商的,协商这两个字非常好,就包括这个新民主的精神。"

——摘编自秦立海《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44~1949年中国政治发展演变述论》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协商方式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新型政治协商模式形成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