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为本次微公益系列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部分学生的家长知道这一安排后,纷纷给老师打电话或发微信,发表意见。下面是小东的家长给老师发的微信:
学生参加这些公益活动,无非是做清理街头小广告这样的小事,对其成长意义不大。学好文化课才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参加这些公益活动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建议老师取消这一活动。
请你代表老师,给小东的家长写一条回复。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①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及各自的任务。
②。
③。
请写出两点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设计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同学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
◆共探究
活动1 到博物馆或者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并在微信群分享收获。
活动2 拍摄反映家乡特色或发展成就的微视频,并通过网络进行宣传。
材料一 目前,某中学八年级100多名学生,在田地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体验实践课——插秧。据相关责任人介绍,劳动体验实践课走进田间地头。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宽视野,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学插秧既可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生活。也让他们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意义。
材料二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与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小川认为:“我们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现在学习压力那么大。因此亲社会行为是长大以后的事,我们现在关注社会为时尚早。
为什么这些汇款单是最宝贵的财富?
【追根溯源】“义工”也叫志愿者,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慈善服务,中国使用“志愿者”这一词汇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有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开始,志愿者服务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
【活动掠影】各服务网点活跃着学生义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陪同自闭症儿童一起做康复训练;他们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他们轮流到图书馆当“红马甲”;他们在儿童医院担任“导医员”……
【建言献策】在义工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同学因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矛盾;许多同学都涌到同一地点,让有关单位应接不暇;有的同学做纪念馆讲解员,却无法回答参观者的提问;有的同学陪老人聊天,感觉无话可说;有的同学参加几次活动后就打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