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条文摘录
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等设备应设置显著提示标识等。
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国家机关为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不得超出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如: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民法典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刑法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上述法律规定共同说明,法律是怎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作用的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打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的。
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在产生、适用范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请阅读材料,说说法律具有哪些特征?
①法律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的环境 ②法律通过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③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闯红灯处五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罚款 ④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自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材料一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3年10月24日发布,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 二是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 四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五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材料二 16岁的小强本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极其喜欢上网,自从在微信加了一个群,结识了一群电脑“高手”后,沉迷于网络,经常在网上浏览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后来在微信群通过“抢红包”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他不仅没有悔改,反而经常盗窃他人财物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最后,他伙同群里的“高手”,实施网络诈骗,因为涉及数额巨大,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五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5万元人民币。
倡议书
① ;
②
③
④
姓名:×××
日期:2024年×月×日
2023年初,关于“法律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KTV(营业性娱乐场所)”的话题登上互联网热搜。对此,班级召开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的交流分享片段:
①法律只适用于公共生活,不适用于家庭生活
②阻止自己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③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