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归①绝句(十二首之二)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西归: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五年后,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②书:友人李复言、白居易的书信。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说你是如何读懂诗人心情的。
【甲】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甲)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木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乙)秋兴
(宋)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 , 病入中年日月道。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②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释)①迮:狭窄。②画角:古代乐器名,相传黄帝创造,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高亢,振奋士气。
比较上面两首诗,结合诗句说说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除夜二首(其一)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入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②殊方:异乡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芦管:笛子。一作“芦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 , 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丙】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二)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文言语句
提示方法
解释
意与日去
语境推断法:年与时驰, “驰”与“去”同意。
⑴
有不变之常德
课内迁移法:俭以养德(《诫子书》)
⑵
则舍君子而为小人
查阅字典法:①放弃;②施舍,布施;③放(箭),发射;④停止;⑤除去,离开。
⑶(填序号)
示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朗读设计: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强调学习与才干、志向与成就之间的必要联系,进而突出静心学习、明确志向的重要性。因此,“非学”“非志”重读两个“无以”,稍稍拖长,读出一种强调意味,表达作者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盼。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材料一: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① , 不应。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天宝初,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帝赐食,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②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磷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磷败,当诛。后有诏长流夜郎。会敖,还寻阳,坐事下狱。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有删改)
【注释】①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②靧(huì):洗脸。
材料二:初中语文教材中李白诗歌整理
李白经历概述
对应作品
时空定位
诗眼
24岁。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出三峡,至江陵,遇司马承祯
《峨眉山月歌》
秋夜峨眉舟中
思君
《渡荆门送别》
夜荆门舟中
怜故乡
34岁。春在洛阳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 洛城
故园情
38岁。一说此诗写于天宝六年(47岁)
《送友人》
春暮 渡口
游子意
故人情
44岁。在长安穷途失路。送友人入蜀,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行路难(其一)》
未知 长安
心茫然
49岁。在金陵,怀念子女、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夜 五溪
愁心
材料三:李白诗三首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出三峡所作
注:李白青年时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注: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
请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既
成语提示法:既来之,则安之
① .
耻
结合语境法
②.
会
查阅字典法:①聚集:②适逢:③将要
③.(填选项)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请具体分析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魏二:人名,作者朋友。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流入洞庭湖,合称潇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