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谈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滑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鸯,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节选自曾国济《曾国藩家书》)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B.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 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D. “缀公卿之后”“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中“缀”和“谬称”皆为谦辞。
(2) 下面句中加点 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从书以观 致:得到 B. 援疑理 质:询问 C. 媵人持沃澈 汤:菜汤 D. 右备容 臭:香气
(3) 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谷也。

(5) 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任选其一作答)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②四支僵劲不能动。

(6) [甲][乙]两文作者均意在“劝学" ,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
(7) 在读书求学方面,[甲] [乙]两文带给你哪些启示?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𤩽①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𤩽甚奇之,亲为之冠。在𤩽门下积年,去来归家,芒屩②布衣,徒行于路。𤩽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

【注】①刘𤩽(瓛)(huán):南朝齐人。②芒屩(juē):草鞋。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每假借藏书之家  所欲有甚生者 B. 不敢出一言以复    而问妻妾 C. 芒屩布衣     人 D. 母孝谨  无大小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𤩽甚奇之,亲为之冠。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年未弱冠闻沛国刘𤩽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4)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甲文中宋濂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求书之难和之难。

②乙文画线句运用了写法,使范缜的形象更丰满。

③请分析甲乙两文中的宋濂和范缜品质的异同。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节选)

【乙】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释】①搐chù:肌肉抽缩,此指“夹”。②掉:摆动,摇。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B. 沙为坎穴(牙齿) C. 以百数(珍藏) D. 一日书画(晾晒)
(2) 根据文意,用“/”给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①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处士笑而然之

(3) 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部分。

一日①(        )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②(        )拊掌大笑曰……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5) 甲乙两文阐述了一个相同的道理: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