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家

观点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庄子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庄子》)

荀子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

材料二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 ……每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着手来表述他们自己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把这种环绕着土地而引发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和处理其他历史现象的一条脊骨。

案例举证: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汉为护农计,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政府政令的号召下,情愿离开“狭乡”远涉关山去到“宽乡”落户的人们,是北魏的自耕农;至唐前期,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为了改变“千年田八百主”的小生产状态,中国共产党在“改地换天”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编自《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三

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季羡林语)

徜徉于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仿佛置身于绿波清秀的山水画卷。从高处望去,宏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背倚黄山余脉,四周山水与粉墙青瓦融为一体,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哲学高度,堪称文化与环境协调融合的典范佳构。

——节自《世界遗产在中国》等

(1) 人地关系,也是天人关系。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在老子看来,天地人关系中的“有”和“无”“难”和“易”“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其据以分析的方法论是什么?请说明庄子“齐物”追求的精神境界。
(2) 在人地关系的图景中,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或政党通过田制改革,调整人地关系。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说明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变化。为了改变小生产状态,“改地换天”的新中国,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用一句话概括“改造”的内涵。
(3) 阅读材料一二三,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对人地关系的认知,产生出不同的思想主张和政策面向,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重农抑商”。结合所学,阐述这一为历代王朝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在汉代商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②从人地关系的认识出发,分析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安徽宏村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结合所学,说一说其巧夺天工的“中华一绝”是什么?试对其背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卧牛形村落布局予以描述。
【考点】
商鞅变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商鞅看来,战争既是保卫自己的手段,更是在混乱年代争霸的工具;而兴农则是为了积蓄战略物资以支援战争。在这里,征战、兼并、称霸乃至统一天下是目的,而重本抑末、发展耕织不过是服务战争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商鞅变法渗透着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为了鼓励耕织,商鞅采取了一系列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种把人口束缚在土地上,把人的消费限制在基本消费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长期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更严重的是,为了在全社会构建以农战为核心的激励体系,商鞅主张严厉控制舆论,严厉打击传统道德。他把礼乐、孝悌、诚信、仁义、非兵、羞战等视作危害国家的“虱害”,因而必须予以铲除。他执行愚民政策,并且实行连坐制度,使居民相互监视,导致整个国家人文道德水准显著下降。商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数次与秦孝公谈话,在帝道、王道、霸道中,商鞅用霸道打动了秦孝公。秦孝公决定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商鞅的博学与才华。

——张俊伟《商鞅变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商鞅变法。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