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 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 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 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 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 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 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
社会科学类; 对文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判断;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顾名思义,中医是中国的医学。它在中国的土地上迁演数千年之久,理论的更新、方法的丰富、技术的创新、疗效的提高,自不必言说,但其内在精神则一直是稳定的,并且总是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方面。中医在它的千年之旅中是变而不变的,变的是形态与数量,不变的是精神。

敬畏天地、顺应自然、强调伦理与秩序、关注人事、注重整体、主张和谐,是中国人一贯的情结。中医早已深深地烙下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印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当顺应自然,而后可以“长有天命”。先秦这样的生命观,引导了中国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违背自然规律有关,与精神情志失调有关,于是强调外慎风寒,内调情志;中医认为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祛除“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邪气,扶助“冲气以为和”的正气,于是有了扶正与驱邪的治则治法。这些,既是医学家专门提出的概念,也是一般人普遍理解的思想。中医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据此而发明的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念和人文情感,蕴涵着中国人一直持守的思维模式与生命哲学。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中国传统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化学,以及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等,与中医一起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在其理论构建之初,便借助了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这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技术角度看,中药的种植不能不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地理知识,中药的制剂常常需要借助炼丹术——传统化学的成果,中医的运气学说自然离不开天文、历法乃至数学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历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学术的表达方式看,中医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现存中医古籍的文体有散文式的,也有诗歌式和辞赋式的。《三家医案合刻》中载录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则医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这是典型的辞赋体,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

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借助了其他的传统文化形式,但其本身是独立的。首先,中医是一种不能被任何其他文化形态替代的医药学术,是一种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这种唯一的价值决定了它不仅曾经在历史上呈现过精彩,也一定会在人类未来的天空中放射出光辉。再者,中国传统思想的的重要内容,如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在中医的园地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些在现代人眼中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思想,由于中医的运用而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第三,中医的本草学、方剂学、针灸学、制剂学等专门学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独立而具有特色的内容。中医充实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与光大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充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复制或嫁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选自徐明《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医》,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虽迁演数千年之久,但其内在的精神却是不变的。 B. 中医根据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发明了治疗技术、养生方法等。 C. 《三家医案合刻》用辞赋体写就,带有古代汉语的特征,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 D. 中医对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等思想的运用,使得中国传统思想更加丰富、全面、深刻而系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中医可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符号的原因。 B. 文章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法,是为了证明中医的理念是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外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 C. 文章第四段既充分阐述了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又肯定了中医本身的独立性。 D. 从文化形态角度看,中医吸收与承载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在“传统失落”的今天,这种吸收与承载更显珍贵。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医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紧密联系的一项是(   ) A. 《新修本草》中“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 B. 宋代王惟一铸造用于针灸教学和考核医生的针灸铜人。 C. 《汤头歌诀》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概括方剂。 D.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定六经分类的治疗方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魏晋时期的言语之辨是玄学家对言与意两者关系的不同角度的分析。从字面上来看,言是指语言,语言形成之后是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中。意在古代具有较为广泛的含义,我们大致可将其理解为道,但与道还是有一定差别的。道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也被认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把握。可以说道是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契合点,意也被认为是主、客观两端,从该角度上来看,天意是天道,人之内心中的一切思念、欲望和意识可用心意进行表示。

言不尽意实质上是语言无法表达意思,这是玄学家荀粲提出的。荀粲指出: “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简单来说,荀粲认为言、意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包括意内象内以及意外象外。意内象内是说言即能达意,而意外象外是言无法尽意,主要是由于理之微者而非物象之所举。他认为在物象的基础上还有更加玄远的东西存在,我们可将其称为是本体或道,是超乎语言表述存在的。黑格尔指出:“语言从实质上只能够表达普遍东西,但人们的思想是比较特殊的个性化存在的,无法利用语言表达人们心中所想的东西。”虽然黑格尔的这句话也可被认为是对荀粲提出言不尽意的佐证,但两者的思路有一定差别。

另一位玄学家王弼提出得意忘言是受到庄子的启发。在《周易略例中》,王弼指出: “夫象者,出意者也,而言者,明象者也。”在以庄释意的过程中能够将周易中的象引入庄子的言意关系理论中,从一定程度上将庄子提出的得意忘言论衍生为得意忘象的理论,使象变为意以及言沟通的媒介,实现由言到意的转化。除此之外,王弼提出: “忘象者,乃得意者,忘言者,乃得象者,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玄学家将所获得的超现实玄远精神作为人生哲理,这种思想境界可借助现实社会进行象征,无需在不存在的世界中寻找。王弼提出的得意忘言论相比汉人的经院哲学来说是方法论的创新,主要是为反对汉儒拘泥于言词的作法,主张以理解为主,得意为上。这种对于言辞和语言的超越实际上是想让人们的思想能够摆脱语言束缚,摆脱过去的经典书籍约束。大思想家都会经历这一步,对于古代经典要入乎其中,且还要做到超乎其上。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荀粲提出的言不尽意论实际上完全否定了语言的功用。因此,玄学家欧阳建又提出了言能尽意论,坚持物先名后的唯物主义理论。但在他的思想中也会受到老庄提出的言不尽意、意在言上的思想的影响。

除此之外,在我国魏晋玄学家中,永嘉时期郭象提出独化这一理论。独化是指天地万物生成变化外不依靠道,内不由己,是一种无依据的现象。事物间没有彼此依赖和制约的关系,因此也不存在因果论。针对言意之辩,他比较赞同王弼的观点,为实现独化境界,在意识上要求实现忘己,认为自己的所学成了累赘。在言意的关系理解上认同王弼提出的观点,认识的目的是人忽无言,无意之境。郭象的独化论是玄学的终结理论,自其之后未能够出现引人注意的玄学体系,我国也逐渐走入了佛道玄融合的时代背景。

上述言意之辨的作用一度在魏晋时期获得人们的推崇,主要是由于言意之辨不仅作为玄学道理存在,也与很多人是名人志士立身行事具有紧密联系。正是基于此,使得语言发生了变化,以不断适应思维的变化。还对我国古代哲学和古代文艺理论产生影响,并且对其他文化领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选自申前程《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格尔的观点佐证了荀粲关于“物象的基础上还有更玄远的东西存在”的说法。 B. 王弼认为玄学家所追求的玄远精神是超现实存在的,需在个人独有的精神世界中寻找。 C. 郭象认为每种事物都是无预兆、无关照的独化,每个个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系统。 D. 王弼提出的得意忘言论相较于汉人的经院哲学是方法论的创新,因此,大思想家们都追求要对古代经典入乎其中,超乎其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按照“总——分——总”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地展示了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 B. 文章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玄学家,由浅入深地论述了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 C. 文章多处运用引证法、对比论证等方法,不仅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同时也更能帮助读者理解抽象观点。 D. 文章引经据典,材料丰富,既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体现出深刻的思辨色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论述了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三种代表性理论,即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言能尽意。 B. 言与意两者的关系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只是对二者关系不同角度的分析。 C. 欧阳建的观点实际上是对荀粲提出的言不尽意论的客观批判。 D. 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言不尽意”的具体体现。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

    围棋,又称为“弈”。围棋的“围”是围而相杀的意思。“棋”即棋子,行棋的特点是围而相杀。故称“围棋”。先秦关于围棋的记载很少,偶有提及也是把围棋看作一种游戏,并没有涉及对围棋义理的探讨。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可见,孔子也只是把围棋当作一种需要投入心智的游戏。秦汉时期,社会热衷博戏活动,博戏变化简单,与技艺性强、需要更高修养的围棋相比,更易被大众接受,于是出现了“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现象。班固有感于以上现象,作《弈旨》以弘扬弈道。在《弈旨》中,班固提出了围棋之设乃效天法地,围棋之行乃模拟天地之运。经过这样的解读,围棋之义理得以确立,并实现了与《周易》道的相通。

东汉李尤在《围棋铭》中说:“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阴阳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认为可以以阴阳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围棋子分黑白,古人把直观的黑白棋子与阴阳联系起来是再自然不过之事。“棋法阴阳”,除了指出黑白棋子象征阴阳这一表象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含义。《周易》卦象的基础是阴阳二爻,阴阳二爻按照阴阳二气的消长,排列组合形成卦象;围棋棋局的基础是黑白棋子,黑白棋子依照弈者的构思相互作用,勾连列布形成棋局。二者形式相近,不同之处在于阴阳二爻的变化是阴阳二气消长的结果,黑白棋子的列布则是弈者构思的产物。“棋法阴阳”,就是指黑白棋子的列布应符合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一观点的提出,明确了弈者对棋局的构思应当效法阴阳消长之道。

清人翁嵩年在《兼山堂弈谱》的序言中说:“弈者变易也,自一变以至千万变。”强调了变易在围棋中的重要地位。翁氏关于“弈”之变易的论说源自《周易》变易思想。变易思想也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变化着的,而围棋最明显的特征及最精妙的所在也是变化。 《棋经十三篇》说“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周易》中变化的具象是易卦,易卦是变化无穷的,可以用易卦的变化无穷来解读围棋的变化无穷。

围棋的棋子无级别划分,无功能规定,决定棋子作用的是“时”和“位”。在《周易》中,“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四时”之“时”;一是“待时而动”之“时”。“四时”之“时”和“待时而动”之“时”,二者都与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到了一定的“时”,就应该有一定的变化,这样才是遵从天道。“位”则指阴阳二爻在《周易》六十四卦卦体中的位置。《周易》以卦的形式模拟客观世界,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应有自己适当的位置,如果位置关系发生错乱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当位”与“得位”就成为《周易》重要的价值取向。在《周易》中,“时”和“位”是天道运行的体现。围棋境界的高下就在于对“时”与“位”的把握,“时”来能趁“时”而动就会有所得,棋局的进程就是在天地之间以“时”为条件不断选择“位”的过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周臣传》中说:“治国譬之于弈,知其用而置得者胜,不知其用而置非其处者败。”欧阳修用围棋“当位”与“得位”比喻用人要把他放在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围棋经由《周易》哲学思想的解读,建构了与《周易》道相通的围棋之道,围棋也被赋予了哲学内涵,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围棋之道确立后,其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产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围棋成为魏晋风流的标志之一。到了唐代,围棋正式与琴、书、画并称,成为文人修养的象征。

(摘编自张东鹏《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在先秦少有记载主要是因为围棋义理过于深奥难以发掘,且时人耽于博戏,不喜弈道。 B. 班固明确了围棋义理,并将之与《周易》相联,这极大地扭转了当时社会不重视围棋的局面。 C. 阴阳二爻和黑白棋子分别是卦象与棋局的基础,前者需要排列组合,后者需要勾连列布。 D. 围棋在魏晋成为名士风流的标志,意味着其己脱离游戏属性成为拥有哲学内涵的文化现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引用《兼山堂弈谱》与《棋经十三篇》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变易是围棋的重要特征。 B.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介绍了《周易》中关于时的两层的含义,并阐明了二者的主次关系。 C. 文章基于对《周易》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出了围棋境界高下在于对时与位的把握的观点。 D. 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围棋与《周易》之间的联系,这对我们了解围棋之道具有启发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博戏,围棋技艺性强的特质更能吸引修养高的人参与,这为弈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B. 围棋已被古人赋予了许多内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可能会挖掘出其更多的哲学内涵。 C. 本身无固定等级与功能的棋子,如果被弈者择机置于适当的位置就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D. “治国譬之于弈”与“治大国若烹小鲜”充分体现了先贤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的品质。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