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习近平2018年8月21日至22日讲话。
请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炼观点,结合当代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加以阐述。(要求:提炼传统文化中某一方面的精神,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当代价值,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丙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材料一 “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为了感恩父母及长辈的生育抚养,表达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追孝”“孝享”“孝祀”的观念。先秦儒家思想以“仁”为本,而“孝”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孝”具有三重内涵,即“事亲”“事君”“立身”,三者层层递进,逐渐深化“孝”的内涵。“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作为“孝”的起点得以实现。“保身”之后便是“事亲”。“事亲”则源于人所具有的“亲亲”之性。孟子认为“亲亲,仁也”。“事亲”的深化即是“事君”。通过“事君”,个体能够对国家与人民做出贡献,贡献越大,人民越拥戴他,其所获得的荣誉就越大。这种荣誉是通过其身体力行的实践获得的,出于身体所具有的血脉的延续性,这种荣誉可以加诸父母,父母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尊严,也可以视为子女关爱父母的一种方式。在此含义下,“保身”即是“保国”,“保国”即是“保身”,故而“保身”是孝,“保国”也是“孝”,个体之“身”与全体之“国”变得不再有区分,形成了真正意义的“身国一体”。
——摘编自李哲奇《“孝”的三重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董仲舒提出并系统论证了“三纲”学说,确定了父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关系,孝开始直接服从于“父为子纲”、间接服务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汉代“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统治者把家庭孝悌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等。同时,将《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创立“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使得孝道成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通过宣扬一些违背基本人伦道德的范例与行孝的“楷模”,如“卧冰求鲤”等来使人们效仿,使人对封建伦理绝对服从。这种对孝文化的异化表现在“孝感”和“孝义”的提出。所谓“孝感”,是说人之大孝,可以感动上天,降福于身;不孝,则会受到鬼神的惩罚。从《魏书·孝感传》开始,人为地编造出大量“孝感”一类的故事被载入“正史”,并广为流传。也出现了诸如《白话百孝图》里关于舜的“鸟耘兽耕”感人故事、孟宗为母“哭竹生笋”的愚昧行为。
——摘编自张宏书《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嬗变》
材料一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 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 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 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曰:“光舜之道,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 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材料一 战国时期,政治经济领域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流派,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名家、阴阳家、杂家、兵家、农家等也在这一时期活跃于各国政治经济生活,统称为“诸子百家”。……天下纷扰,各国皆千方百计谋求富国强兵之策,社会的变革促使文化走向民间,游说之士面对剧烈动荡的社会,莫不以匡君求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摘自何小娟《战国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和当代启示》
材料二 西汉武帝时,国力已经达到最强盛时期,这仿佛应和了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汉初时,韬光养晦而一味隐忍的无为思想已不合时宜,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着大汉王朝社稷的安危。在如此敏感的时期,政治嗅觉异常敏锐的大儒生董仲舒富有智慧地对儒学进行改造,他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可谓条条切合汉武帝的心意,以致于汉武帝一辈子都对董仲舒信任有加,将董仲舒奉为政治知己。这样,儒学独尊就水到渠成了。
——摘编自汤一介等《中国儒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