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是一个社会的选择,代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方向。“偶像”起势于娱乐化的浪潮并席卷荧屏,但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表达多变的当下,“偶像”的定义也越发模糊起来。
2021年9月2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扎根黑土地,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艰难探索40年,为中国的万里海疆修筑了一道“海上长城”。刘永坦院士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代楷模、薪火相传”“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完成“两弹一星”伟大工程的钱学森,把目光投向外太空的南仁东,向世界展示中医药魅力的屠呦呦······回溯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发展长卷,正是一代代科学家在高精尖领域撑起了大国脊梁,激励引领着无数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在一次全球顶尖科学家大会上,钟南山院士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相信青年人会以很多科学家,包括这次参会的科学家为偶像,但是我们成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时,某考生以全省文科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引起许多网友的热议。该考生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之所以选择考古专业,是因为受到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专家樊锦诗的影响。“长大之后我要成为你”,在科研领域,有无数的人是因为偶像的带领,最终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从国家到地方,从课堂到社会,对科学家的推崇都在提升,当一颗崇尚科学家的种子被埋在心田,经过拔穗成长之后,我们定能看到一棵棵参天大树矗立在时代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