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流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在水系演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地貌发育以及人类活动等均有着重要意义。
汉江上游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两次河流袭夺。第一次古汉江切穿西侧的分水岭,使汉中盆地的水系注入古汉江(左图);第二次随着挤压脊抬升隆起,南侧支流切穿凤凰山袭夺汉江干流,使干流石泉一安康段成为汉江支流月河,形成现代汉江上游水系格局(右图)。
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左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发生袭夺前后水系变化图。河流袭夺发生时代,地壳较为稳定。河流袭夺后,袭夺处地势发生变化,使A河段河水“倒淌”。河流B—B'处河谷形态受河流袭夺影响显著,形成了宽谷中发育窄谷的“谷中谷”现象,右图为河流B—B'处河谷剖面图。
材料一丹江口、皇庄为汉江上、中、下游分界点,丹江口至皇庄的中游段河谷开阔,宽度达数公里,覆盖层深厚,边滩、心滩发育;皇庄以下的下游河段流经江汉平原,河道蜿蜒,宽度缩窄。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于1973年,水库蓄水后,改变了汉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导致河道形态演变。
材料二图为“汉江中下游河道示意图”。图为“汉江仙桃段两处河道断面冲淤变化示意图”。汉江仙桃段为连续弯曲型河段。
材料一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2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