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工业的起飞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后起的现代化工业强国不满足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留给它的一点残羹剩饭,因此,德国统治集团叫嚷着“缺乏空间”“领土太小”,迫切地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材料二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应:

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份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条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材料三

(1) 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德国统治集团制定政策的主要目标。
(2) 据材料二,说明德国人民对《凡尔赛条约》持什么态度。他们为什么会持这样的态度?
(3) 据材料三,归纳希特勒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的。
(4)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上述思想和行为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考点】
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纯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年的790亿马克跌至1932年的510亿马克,下降35%。国民收入从712亿马克跌至410亿马克,降低43%。1932年,失业人数上升到最高峰,达到800万,每个德国家庭至少有一人失业。

——摘编自汉斯·韦勒《德国社会史》

材料二 当时,德国群众意识的特殊性有以下三点:一是仇恨外部世界的病态心理。这是德国反犹排犹运动发生、发展的条件,是德国发动战争的条件,也是希特勒煽动民族仇恨,成功地搞纳粹主义运动的条件。二是崇尚武力。德国人对武力的信仰代替了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三是崇拜权威的心理。

——摘编自朱正梅《德国法西斯主义兴起的近代历史根源》

材料三 1933——1939年德国大事记(部分)。

材料四    1939年3月16日,捷克斯洛伐克完全覆灭的新闻像晴空霹雳一样震撼着英国,几乎所有英国人神经都紧张了起来……认为绥靖政策是和平的永恒基础的人,憧憬完全幻灭,受慕尼黑协定麻痹的人和向希特勒乞求和平的人,都已意识到危机近在咫尺。

——摘编自丁宝有《绥靖政策的产生、发展和收场》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德国纳粹党上台前的社会背景。
(2)  对材料三中的史实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3)  有学者认为,德国发动二战有其必然性。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论证其观点。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