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建设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①能够避免世界经济动荡对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②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出发点
③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发展作贡献
①夯实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国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联动
②提升港口服务水平,构建辐射世界、链接洲际的海运航线网络
③实现港口与供应链上下游互联互通,打造一流综合物流枢纽港
④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推动航运贸易等服务更加便利和快捷
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②建设贸易强国,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③加快“引进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重点任务:一是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围绕节能降碳、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等方向,推进工业、农业、交通、医疗等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升级改造。二是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家装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三是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四是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完善提升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强化产品技术标准提升;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等。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高水平开放持续“加速跑”,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随着互免签证、航线恢复、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的支付服务便捷性等利好政策相继出台,2024年我国入境游加速恢复发展,可免签入境中国的国家游客增长明显;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从扩大市场准入、畅通创新要素流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采取24条务实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外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向全球科学家开放,2024年度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于4月6日零时至5月15日24时开放。
材料一 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到64.5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3.5%。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材料二 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2023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积极扩大进口,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在全球经贸投资步伐放缓的背景下,在第134届广交会上,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继续走俏,展区规模增幅达172%。同时,我国持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不断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3年,中国政府会同有关方面,扎实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材料一 202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情况。
项目数值
数额(亿元)
增长率(%)
货物贸易
19.5万
2.8
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2240.9
28.4
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9305
9.8
注:其中,节能环保类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28.3%;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国与30多个国家共同发布了《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
材料二 2023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过经贸对接会共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421亿元。在两国的大力支持下,中印尼“两国双园”经贸合作交流洽谈会、中国(福建)一东盟经贸合作论坛等9场大型活动得以举办,提升了“两国双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形成“走出去”“引进来”项目34个,总投资近800亿元。“一带一路”不仅变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往繁荣幸福的高速发展之路,更架起了双方人民双向奔赴的“连心桥”。
①有助于稳定对外贸易
②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③旨在扩大国内消费
④旨在扩大对外投资
①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
②实现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③大量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④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有观点认为,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应扩大粗钢产量并增加出口。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