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却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1) 结合材料,说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是如何确立的。
(2) 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
【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伟大征程。我们党根据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和基本任务,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材料二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日报》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结合材料二,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回答“三大改造”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