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
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2)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 能。

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吨。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3) 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


请回答:

       

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kg的二氧化碳。

汽油=0.7×103kg/m3 , 结果精确到0.1)

②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发电。

【考点】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解答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