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衩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材料二: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殼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一:之前隋朝已恢复汉朝在竞争性统考基础上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神童诗》
材料三:太宗曾巡幸端门,望见新科进士们鱼贯而出,大喜,说:“天下英雄都在我这里啦!”——《唐摭言》
[历程篇]
[确立]大业三年(607 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即进士科之始。
[完善]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文士多愿应进士科。武则天时,为防止一些人通过钱财考入进士,她又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
[影响篇]
①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大多是毕业于中央、地方官学的“生徒”或“乡贡“。
②唐玄宗时,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③《琵琶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隋唐时,“大小之官(选拔),悉听吏部。”
史实(填序号)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①
材料一: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材料二: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汪沫《神童诗》
读图3,对相关朝代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①隋朝 ②唐朝 ③明朝 ④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