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文明在16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张前所来有地表现出生机勃勃甚至残酷无情的动力、全球扩张是欧洲实现从中世纪的农业经济向商业和工业化的资本主义体系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扩张还使欧洲人与非欧洲人开始了崭新而持续的接触,它在16世纪开辟了一个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瓦特及其技术成就

(1) 指出揭开16世纪“西方文明”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序幕的标志性事件。
(2) 16世纪以后西方的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哪些条件?
(3) 指出图所示的技术成就是什么,并说明其广泛应用怎样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历史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叙事(叙事:叙述事情)。
 

英国历史教科书《工业、改革和帝国:英国1750-1900年》

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

基本情况

KS3 阶段(对应中国的初一至初二年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初三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目录

第一章 ……

第二章工业革命前的英国

第三章从农场到工厂

第四章交通如何改进的

第五章发明的时代

第六章可怕的城镇

……

第一目珍妮机的故事

第二目瓦特与蒸汽机

第三目火车的诞生

主要内容摘录

第五章:第一节“机器的兴起”,介绍不同类型的发明;第二节介绍“什么是工业革命以及它为什么会产生”,教科书写道:诺德·汤因比最早使用“工业革命”一词,“ ‘工业’ 是‘工作’的另一种说法,‘革命’是‘变化’的另一种说法。”“随着时间流逝,工业革命这个词不仅仅指人们工作方式的变化了,它现在被用来形容这个时代的整体的变革—— 人口、交通、城镇、医疗、科学与技术等的变化”。关于工业革命的起因,下设5个小目:更多的人口、英国获得了一个帝国、一些聪明的企业家、许多天才的发明、英国有大量的煤和铁。第六章 第三节“阶级行为”用漫画展示:富人春天在乡间狩猎,夏天在伦敦参加舞会欣赏歌剧,秋天外出射鸟,冬天去热带逍遥;穷人一年300天每天工作10小时。

第一目 “珍妮机的故事”介绍了纺织、冶金和采矿等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第三目“火车的诞生”第一段话介绍了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另一段话对工业革命进行总结:1840 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等国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教科书辅助栏目:在补充瓦特的知识细节时融入德育教育。活动与探究栏目:“以班级为单位,分成四组,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一下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摘编自严鹏、陈文佳《工业革命》

(1) 依据上述材料,比较中、英两国中学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历史叙事的异同点,完成下表。
 

英国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历史

叙事

中国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历史叙事

叙事风格

英国注重细节描写,叙事语言比

较通俗

叙事的主要内容

叙事渗透的价值观

中国注重渗透德育教育

叙事的视角

   

英国教学科书中的工业革命历史叙事

中国教科书中的工业革命历史叙事

叙事风格

 

①中国注重宏大叙事,叙事语言比较概括和学术化

叙事的主要内容

②英国注重背景和影响分析

③中国重过程介绍和结论、评价

叙事渗透的价值观

④英国注重渗透学术研究观点,并关注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

 

叙事的视角

⑤英国立足于英国自身,以国家为视角讲述工业革命本身

⑥中国立足于世界,关注世界历史的整体联系和东西方关系,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联系

⑦整体上都比较关注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利于塑造学生的历史记忆

⑧主体内容都注重讲述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果及其影响

⑨都注重对工业革命概念的解读

(2) 结合所学,解释中、英两国教科书中历史叙事不同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以争得的海上优势为基础,实现了海军、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环:强大的海军推进和保护了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辽阔的殖民地提供了散布全球的海军基地,直接服务于舰队;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既为海军建设及拓展殖民地提供了充裕的财源,更带动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19世纪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倪海宁《英国海军的兴衰浮沉:冷战后“重出北大西洋”》

材料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他认为,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中国的江南地区)与欧洲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英国)在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大的差别,欧洲的现代性是偶然的结果,其关键性的促成因素是获得海外的资源和在利用地下能源方面取得了成就。下面是其对利用地下能源方面的一些论述:

中国煤矿业者面临的最大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西北,与他们在英格兰的同行面临的问题有根本的不同。英国的煤矿经常渗水,为了把水抽干就需要有一台大功率的水泵。中国煤矿中水的问题要少得多,相反,它们非常干燥,……专业技术对欧洲煤业的突破是至关重要的,……蒸汽机代表了一项更为重要的突破。……只有在采煤业中蒸汽机的优势才明显到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迅速推广,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

欧洲技术革新的浪潮当然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记住,地理位置和并列的偶然性在使英国的煤和蒸汽机成为工业化的前锋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大分流”的相关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