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近日,四川成都新都区在信息收集摘录工作中实现了让“数据”跑路,为基层减负,推动了职能部门从向基层要数据到找平台查数据的转变。
此前,该区纪委联合区司法局开展了基层效能专项调研,发现相关职能部门更习惯于“向基层要数据”,同一件事情基层经常要反复填报,出现了“表格过多过滥”“报表多头重复填报”“部门共享数据壁垒未打通”等问题。
该区纪委督促民政、人社、卫健等职能部门理清所需数据内容,搭建专网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开发“社区简政通”应用场景,上线“Al社工助手应用”。现在只需动动手指,社区就能实现各类数据一健导入,填报后的信息会自动归集到相应数据库,并由系统自动配置出符合各部门所需的表单,让社区从庞杂的信息收集摘录工作中解脱出来,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目前该区已关停各类功能重复的政务类信息化终端100余个,为镇(街道)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该区是如何用数据“跑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纳入2257家发电企业,累计成交量约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与此同时,缺乏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日益明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2024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75号国务院令,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如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广东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探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经验。
充分发挥“一核+多元”机制的作用。“一核”即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多元”即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其他社会组织和村(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基层治理责任清单,将履行基层治理主导责任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等议事协商组织,联合本村各村民小组,共同参与该村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并建立村规民约的积分管理和红黑榜机制,通过议事会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村(居)委会依据规定健全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负责组织实施,齐心协力画好基层社会治理同心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广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