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实验②:向实验①的溶液中加入4 mL 0.5 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i
振荡试管,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待反应充分后,试管底部有Cu粉剩余。
实验ⅱ
取实验i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0.1mol·L-1KSCN溶液
溶液局部变红,同时产生白色沉淀,振荡试管,红色消失。
已知:经检验白色沉淀为CuSCN
假设1:溶液中的Fe2+被______氧化
假设2:在实验ⅱ的条件下,Fe2+被Cu2+氧化
假设3:Cu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将假设1补充完整:。
实验ⅲ
实验ⅳ
方案
现象
放置较长时间,溶液颜色不变红
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不动,向右侧Cu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KSCN,指针向右大幅度偏转,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取出左侧溶液,滴加0.1mol·L-1KSCN,溶液变红。
①实验ⅲ的目的是探究假设1是否成立,则溶液a是。
②电极材料b、c分别是、。
③假设3不成立的实验证据是。
④对比实验ⅱ和ⅳ,从电极反应的角度解释实验ⅱ中Fe3+产生的原因。
选项
实验
结论
A
点燃无色气体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为
B
25℃时,向无色的 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溶液仍为无色
溶液的
C
在淀粉和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溶液。[已知: 、 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
溶液仍为蓝色
氧化性:
D
在稀 中加入少量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
反应中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实验操作
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l4 , 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
火焰出现黄色
溶液中含Na元素
用pH计测定pH:①NaH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
pH:①>②
H2CO3酸性弱于CH3COOH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Na2O2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口
木条复燃
反应生成了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