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 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 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考点】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容易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结果,缩减为十几个大国。

——材料选自《中国通史讲义》

材料二:这是一件微小但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商鞅让官吏在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走了过去,商鞅当即兑现承诺,以此向国民宣示变法的决心和信用。它像一根细小的杠杆一样撬动起强大的变法机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这是流传久远的《商君书》,商鞅强调以法治国,将奖惩机制贯彻到法令的各个方面,商鞅将举国之力集中到农业和军事上,实行强有力的农战结合的战略。然而,一般认为此书不是出自商鞅之手……

——央视版《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东汉班固著:《汉书•食货志》

(1) 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出现了何种现象?结合所学,这种现象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2)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材料所表述的意思;是材料所没有涉及的,请填“O”。

徙木立信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序幕,也是商鞅取信于民,并最终取得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商鞅变法推行农战结合的战略,变法内容只涉及农业和军事。 

一般认为《商君书》不是出自商鞅之手,主要是因为这本书流传久远,内容芜杂等原因。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使秦国迅速强大,主要是因为秦孝公鼎力支持。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即位的秦国新君秦惠文王车裂而死,你有怎样的历史感悟?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