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了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材料四   《论语:宪问》载:“管仲相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五   汉代的王充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1) 指出材料一中为治水“过家门而不敢入”的主人公。他建立的早期国家都城在何处?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简述该工程的意义。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学说有什么重要影响?
(4) 阅读材料四和材料五这两则材料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围绕两则材料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考点】
商鞅变法; 大禹治水; 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李冰与都江堰;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治国措施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

材料一:尧、舜、禹的主要功绩。

尧帝

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舜帝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禹帝

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找出尧、舜、禹在品质上具有的相同点。他们是通过哪一制度依次成为了部落联盟首领的?

材料二:禹荐益(推荐伯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到禹老的时候),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2)据材料二,指出启是采取哪种方式取得首领地位的?由此反映出首领位置更替的办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北大出版社《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据材料三,归纳周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并概括中央政府与属国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