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外交人员选派条件的电报指出,外交部选派的大使要满足的条件是:政治上忠实可靠;有相当丰富知识,能懂外国语更好;谨慎周详,能坚决执行政策,服从领导;师团级以上干部等。根据这一精神,中共中央向各地方及解放军各部队下达指示。随后,一批将军、省市领导干部从全国各地来北京接受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形成了由袁仲贤、耿飚、王幼平、谭希林、彭明治等组成的首批驻外大使队伍。该队伍中多数成员是来自部队征调的高级干部,后被称为“将军大使”。
——摘编自《“将军出国”: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首批驻外大使的派遣与实践推动了构建新中国形象。大部分使馆通过组织“新中国展览”、国庆宴会等活动宣传新中国的概况,彰显新中国自力更生的形象。驻外大使对驻在国的积极援助展现了新中国的人道主义情怀。如1953年,为救助印度灾民,袁仲贤大使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向尼赫鲁捐赠一张287356卢比(合15亿元人民币)的支票,作为印度的国家救济基金。驻外大使针对反华宣传及同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斗争,又展现了新中国爱好和平、追求正义的国际形象。如朝鲜战争中,各驻外使馆对美国侵略朝鲜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真实情况的广泛宣传,是倡导和平的具体表现。
——摘编自《“将军出国”: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