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某人骑着摩托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最大输出功率匀速行驶,遇到一个壕沟,壕沟的尺寸如图所示,
,
。路面对摩托车的摩擦力大小恒为400N,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摩托车离开路面后失去动力,将摩托车(含人)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摩托车跨过壕沟,则摩托车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0.4s
B.
摩托车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摩托车跨过壕沟的条件是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6000W
D.
若摩托车跨过壕沟,则摩托车的最大输出功率越大,摩托车与右侧路面接触前瞬间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就越大
【考点】
超重与失重; 平抛运动; 功率及其计算;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换一批
1. 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
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
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
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多选题
容易
2. 在北京时间7月30日下午结束的东京奥运会蹦床女子决赛中,中国名将朱雪莹夺得金牌,其中
位置表示床面未受压力时的平衡位置,
位置是她从最高点直立下落的过程中将床面所压到的最低位置.若床面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空气阻力及床面的质量均可忽略不计,对于朱雪莹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床面从A位置下降到
位置的过程中,朱雪莹的速度不断变小
B.
床面在
位置时,朱雪莹所受弹力大于重力
C.
朱雪莹接触床面前处于失重状态,接触床面后处于超重状态
D.
加速度方向改变发生在
之间的某位置
多选题
容易
3. 某人乘坐电梯由一楼到达十楼,经历了先加速再匀速后减速的过程,则( )
A.
加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动能
B.
加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机械能
C.
匀速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机械能
D.
减速上升过程人机械能减小
多选题
容易
1. 某人提着箱子站在电梯里,电梯从一楼上升到三楼的整个过程中先匀加速后匀减速,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对箱子的力大小始终等于箱子对手的力的大小
B.
手对箱子的力大小始终等于箱子的重力的大小
C.
人对电梯的压力先持续增大后持续减小
D.
人对电梯的压力先大于人和箱子的总重力后小于人和箱子的总重力
多选题
普通
2. 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世界最大吨位2600t全地面起重机。该起重机能够实现160m高度吊重173t(相当于100多辆家用汽车加起来的重量)的极限工况,它转台转场时可以携带的总重达317t,最大车速可达10km/h,可以通过狭窄、起伏的山地。该起重机吊着一箱货物竖直下降,货物距离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简化图如图乙所示,图中t
1
~t
2
段为直线,忽略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
1
时间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B.
t
1
~t
2
时间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C.
t
1
~t
2
时间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D.
t
2
~t
3
时间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多选题
普通
3. 某同学站在电梯地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的vt图像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
5~10s内,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C.
10~20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D.
20~25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多选题
普通
1. 如图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传感器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压力,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
A.
1s时人处在下蹲的最低点
B.
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
2s末人的重心在最低点静止不动
D.
3s末人的重心速度最大
单选题
普通
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P、Q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处于失重状态,受到的拉力小于F
B.
台秤P的读数等于mg+F
C.
台秤Q的读数为mg﹣F
D.
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2mg
单选题
容易
3. 小巴同学在等电梯时想到了用智能手机测试自己乘电梯回家时的速度—时间图像。电梯向上运行过程中,他的手机屏幕显示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巴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的时段是( )
A.
从20.0s到30.0s
B.
从30.0s到40.0s
C.
从40.0s到50.0s
D.
从50.0s到60.0s
单选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