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示 , 是应对一切变化、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证。①回顾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应变局、化危机 , 我们之所以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____的人间奇迹,关健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前路,____向前进,②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智、应变求变之力、攻坚克难之勇。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 , 更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今天,③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泛凝心聚力,越需要各方面____。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④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 形成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____、仰帆远航

(1)  文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示 B. 关健 C. 辉煌历史 D. 仰帆远航
(2)  下面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翘首以待    风雨兼程    同仇敌忾    劈波斩浪 B. 刮目相看    风雨无阻    勠力同心    乘风破浪 C. 翘首以待    风雨兼程    勠力同心    劈波斩浪 D. 刮目相看    风雨无阻    同仇敌忾    乘风破浪
(3)  文中有四个标序号的语句,其中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 A. B. C. D.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容易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洛南和丹风相接的地方,横豆着无尽的山岭,蜿蜿蜒蜒,成几百里地。大凡群山有势,众水有脉,四面八方的客山便一起向莽岭奔趋了。回抱处就见水流,走二十里,三十里,水边才有了一户两户人家。人家门前屋后,绿树细而高长,向着头顶上的天空拥挤,那极白净的炊烟也被拉直成一条细线。而在悬崖险峻处,树皆怪木,枝叶错综,密密匝匝,使其沟壑隐而不见:白云又忽聚忽散,时远时近,幽幽冥冥,如有了神差鬼使。山崖之间常会夹出流水,轰隆隆泻一道瀑布。潭下却寂寂寞寞,水草根泛出的水泡,浮起,破灭,全然悄无声息。而路呢,忽而爬上崖头,忽而陷落沟底。常常要走投无路了,又常常一步过去,却 (1)  , 别一个境界。古书上讲:山深如海;真是越走越深不可测。

莽岭山脉将两个县截然分开,使得两县靠得如此近,来往又如此远!出奇地是就在莽岭主峰左四十里的地方,竟有一条沟接通了两县的隔阂。沟里十六家分两县户口,但丹凤人住的有洛南的地,洛南人耕的有丹凤的田。十六户人家,几乎不知他们都是住在哪里,偶尔转过山嘴,一个黑石崖缝里就长出一楼粗的老松来,老松之后,那突出而空悬的岩石下,突然就有了人家,房顶却是有前半边,没后半边,那半边就是石岩,屋地也一半是土,一半是凿入的石洞,凡到此者,无不 (2) 。随着过往行人多了起来,十六户人家又共同筹资修起山路,他们说:“这条沟说不定还要修火车呢!”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对于张择端,后世记载只是________。身为宫廷画师,他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却以市井风情著称。正所谓“大俗即大雅”,对绘画而言亦是如此。

《清明上河图》全画人物众多,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劳逸苦乐,生动有致;前呼后应,一气呵成。北宋打破了里坊与市肆隔绝的城市形态,民众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贸易和娱乐的自由,市井繁荣也就_______了。《清明上河图》所绘,恰是这番景象。这繁华景象的背后,是北宋的发达经济。

( )不过,也有人主张,清明并非时令,而是汴京城内繁华的商业区清明坊。更有人推测清明二字象征着宋徽宗治下的天下太平与政治清明,后世视之,就显得有些_________了。

不过,无论清明是何寓意,《清明上河图》之中的繁华市井__________。画卷从远郊乡村展开,继而进入汴河两岸的商业地带,最终落在都市风貌。汴京市井繁华,尽在此间!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星星点点    理所当然    模棱两可   名副其实 B. 片言只语顺理成章    贻笑大方   名副其实 C. 星星点点    理所当然    贻笑大方   名不虚传 D. 片言只语    顺理成章    模棱两可   名不虚传
(2) 文中括号内填入语句衔接最准确的一项是() A. 然而,张择端笔下,难道是清明时节的图景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清明时节汴京市民的风俗,与《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山水有相似之处。 B. 然而,张择端笔下,果真是清明时节的图景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清明时节汴京市民的风俗,与《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山水有相似之处。 C. 然而,张择端笔下,果真是清明时节的图景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清明时节汴京市民的风俗,与《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山水有相似之处。 D. 然而,张择端笔下,难道是清明时节的图景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清明时节汴京市民的风俗,与《清明上河图》里的人物山水有相似之处。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