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测试试卷
共 10 题 ; 0人浏览 ; 七年级上学期
2024-10-29
一、基础积累(20分(共3题,共20分)
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共5题,共48分)
5. 现代文阅读

浪漫的母亲

张亚凌

     我一直觉得,母亲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样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

    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只要我们兄妹没事,都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状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

    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地躺着不同形状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上小学时,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过的最最浪漫的事。

    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痛快,还是咱划算。

    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道,好好看。

    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订了一份适合少年阅读的杂志。

    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有删改)

(1) 下面不属于母亲做的“浪漫”的事的一项是        (  ) A. 切面条、捏馍馍,用种种方式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B. 珍惜苹果却还能与邻居分享,并留一个给鸟雀。 C. 让外出求学的“我”带上家门钥匙,慰藉“我”的思家之情。 D. 三十多年前赶集时给我买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题中的“浪漫”既是组织材料的线索,又暗示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B. 第1段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看法,突出中心,为下文写有关母亲浪漫的一些事做铺垫,激发读者的兴趣。 C. 对于苹果,母亲之前视若珍宝与后来慷慨分享这两种行为是矛盾的。 D. 文章通过“父亲”“大人们”“别的母亲”等人的言行反衬母亲的浪漫。
(3)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道,好好看。

(4) 请为本文选择合适的结尾,并阐述理由。

A.我喜欢母亲身上的那股浪漫,我今天之所以喜欢写作,多半是继承了她的浪漫吧。

B.母亲的浪漫成了她的生活哲学。这股骨子里的浪漫带领全家人越过艰难困苦,走向春天。

现代文阅读 普通
6. 阅读

合欢树

史铁生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A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A句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为照顾“我”日夜辛劳,可见母爱之深。)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B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C“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我常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 , 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由于小院的小厨房扩建,摇车进去是不可能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1) 作者不用《我的母亲》而用《合欢树》为题,用意不包括        (  ) A. 合欢树既是生命顽强的象征,还是母子希望的象征。 B. 以《我的母亲》为题太俗套,显示不出作者的写作才能。 C. 合欢树里还有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沉重的愧疚。 D. 借物喻人,合欢树的生长经历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2) 第5自然段对加点字“心里一阵抖”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时隔多年,“我”惊异于合欢树的突然开花。 B. 复杂的心绪,体现“我”既想见合欢树,又怕触及伤痛,而选择逃避。 C. 母亲已经离世,“我”再也不想和往日的事物产生任何联系。 D. 合欢树在“我”心中的地位特殊,听到有关它的消息,让“我”想起母亲。
(3)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4) 细节中蕴含着感情。请仿照A句,选择B句或C句作批注。
现代文阅读 普通
三、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共1题,共9分)
9. 孝亲敬老、心怀家国、志在天下,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光明中学准备开展“孝亲敬老、心怀家国”的实践活动。
(1) 校刊编辑部围绕“孝亲敬老”主题撰写了一则征稿启事(如图)。序号①~⑥的内容中有几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修改。

征稿启事

 ①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讲述身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老人的真情故事,②本刊特举办以“大爱有‘行’,孝心无价”为主题的征文活动。③来稿要求字迹清楚,体裁不限,600字左右。④截止日期为××年6月10日。⑤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⑥校刊编辑部

(2) 七年级组织开展了“孝亲敬老”的主题活动,本次活动设计了一种活动方案,请你也开动脑筋,再在横线上补充两种。

方案一:寻孝亲敬老名言

方案二:

方案三:

(3) 七(一)班在“孝亲敬老”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了“心怀家国”主题活动。活动结束后,李华同学写了一篇活动感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____。 

①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字里行间流露着“家国”二字。

②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

③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 ②③④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①③④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