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测试卷
共 14 题 ; 4人浏览 ; 九年级上学期
2024-10-23
一、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16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3题,共18分)
三、阅读(共4题,共58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 , 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原文有改动)

【注释】①勒兵:操练士兵。②末:解决问题的下策。③夫椒:地名。④保栖:退守。

(1)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①杂然而前者  陈:陈列    ②往来而不者 绝:隔绝

③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④且以越 报:报答

⑤越欲先吴未发往之  伐:讨伐    ⑥兴师 遂:于是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2) 请将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3) 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 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4) 结合甲文第二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太守因何而醉?
文言文阅读 普通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川剧

    ①川剧,是中国戏曲中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是我们四川人身边的宝贵文化遗产。

    ②川剧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战国名篇《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者的代称。不仅如此,据《太平广记》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官府又有了《斗牛》之戏。到了唐代,更有“蜀戏冠天下”之说。及至清代乾隆时,蜀戏吸收融汇各地声腔,形成了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

    ③川剧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实在太多了,因此它在2006年就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以《黄袍记》《幽闺记》《春秋配》等为代表,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特色。川剧五种声腔中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川剧表演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艺人创造了变脸、吐火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形成川剧的一大文化特色。

    ④但是随着媒介的大众化与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曾经雅俗共赏的川剧变得越来越“小众”,逐渐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流失和表演技巧消失等困境。如何走出这些困境,保护身边的这笔宝贵文化遗产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文章介绍了有关川剧的哪三方面内容?请概括回答。
(2)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川剧,是中国戏曲中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是我们四川人身边的宝贵文化遗产。( )

②川剧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以《黄袍记》《幽闺记》《春秋配》等为代表。( )( )

(3) 分析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含义。

但是随着媒介的大众化与娱乐方式的多元化,曾经雅俗共赏的川剧变得越来越“小众”。

(4)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保护川剧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现代文阅读 普通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戴建业

    ①今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读书,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②人有丑俊,书有浅深,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三种,作,述,论,而今天书籍的种类更为繁多,有经典著作与流行书籍之别,有专业著作与大众读物之殊,有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手机的普及,人类有可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普惠”,任何层次任何形式的书籍都能轻易得到,地铁里,公交上,休息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低头一族”。

    ③不过,这种情况让人“亦喜亦忧”——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化,知识也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知识的浅表化和碎片化让更多的人不必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无知可以显得有知。不学也可以显得博学。

    ④长此以往,我们既难以认知哲人理论体系的深刻严谨,也难以体验诗人情感的博大崇高,甚至无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细腻美妙。因而,认识会越来越肤浅,心灵会越来越荒芜,审美会越来越庸俗。从来不去碰一碰原创性的经典,我们自己怎么可能会有原创性?

    ⑤经典阅读,常常是挑战性阅读。人类流传下来的伟大经典,还有公认的名著,这一类经典著作都是挑战性阅读的读物,一位西方作家曾调侃,所谓“经典著作”就是人人说好,但人人不读的那些书籍。的确,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是经典的深度超出了自己的努力范围,初读往往不知所云,如罗素的《数学原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还有可能是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或时代相隔十分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如屈原的骚赋、杜甫的诗歌、但丁的《神曲》,这份经典是人类的精神宝库,但大多数人不得其门而入,它们只向那些勤奋坚毅者敞开大门。

    ⑥经典不是心灵的“可口可乐”,我们可以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它们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才能常读常新。倘若真正读懂了这些经典,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可惜,有“会当凌绝顶”雄心的人很多,但最后实现“凌绝顶”志向的人极少。弃难图易是人的天性,笔者也是如此;只要能读消遣读物就不读经典,只要能读中文就不想读英文,只要能读现代文学就不想读古代文学,只要看电视就不想读书……可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大多不是智力的高下,而是毅力与恒心的大小。

    ⑦客观来说,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拒绝网络阅读占据大量阅读时间的现实。但在互联网空间,可不可以也飘着一缕书香?其实,已经有很多机构行动起来。这不是,在年轻人手机App里占有重要位置的今日头条与抖音,联合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光明日报,以及出版过许多经典读物的北京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果麦文化等多家文化出版机构,启动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都来读书”——都来,来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来到经典。“都来读书”,就是希望在网络阅读中培植深度阅读的土壤,希望大家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经典阅读,其实,不同的阅读和思考习惯,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时间一长就出现天差地别;有的才华自众,有的“泯然众人”.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2日)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可确的一项(    ) A. 今天的书籍种类,有经典著作与流行著作之别,专业书籍与大众书籍之殊,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比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作,述,论三种更为繁多。 B. 很多人即使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就能将无知表现得有知,不学也能显得博学,是因为知识日益普及化时也变得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 C. 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这是因为经典的深度是出了自己的智力范围,读起来往往不知所云。 D. 大家能够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还接触经典阅读,这就是多家文化机构创办“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目的。
(4)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请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