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担担面的尊严

    ①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我一位在华西医院当医生的朋友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救援队,奔赴灾区,我当时正好在当无业游民,就跟着去帮忙抬担架。回程途中,车队堵在了成雅高速上,6个小时都没能移动分毫。

    ②沿连有很多乡民贩卖方便面火腿肠,我问了一下,一碗方便面竟然卖到了40元,开水2元。“这些小资产阶级!”我的医生朋友骂道。

    ③为了表达对发国难财的鄙视,她买了一碗方便面不加水啃着吃,我当时指出这不是干脆面,不适合干吃。她表示不是心疼那2元钱,这代表着她的honor问题。

    ④就在这时,我看见以三蹦子为主的大军中多了一位佝偻的老者,他挑着一条扁担,扁担两端是一口铜锅和一个煤球炉子,颤颤巍巍地行走着。我好奇地下车上前一探究竟,只见他支起锅炉,打开火,取出一把细薄的手工面,扔进铜锅开煮。同时极其麻利地打起了调料碗,我用鼻子都能闻出里面的红油、芽菜、蒜末、花椒面,以及透着一股焦香的猪肉臊子。

    ⑤这是正宗的担担面。你能想象在大半天粒米未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碗担担面的情形吗?我掏出钱包,摸出一张百元大钞,跟老者说:“来一碗。”“有没有零钱,我找不起。”老者半眯着眼睛回答。

    ⑥我愣住了,我想以该地段的物价水平,方便面都要卖40元,一碗担担面不破百就是对成都小吃的侮辱。我坚持把100元塞给老者,我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honor问题。

    ⑦片刻功夫,面煮好了,老者用大盘子端着10碗面上了我们的车,他说10元一碗,绝不发国难财。

    ⑧“这是我的原则。”他说。

    ⑨车上7个人,我吃了2碗,那个刚啃完方便面的医生朋友吃了3碗,她看着瞠目结舌的我,赶紧尴尬地解释:“我其实没有这么能吃,这是一种大爱。”

    ⑩在那天之后,我再也没见过真正的担担面。在那天前,我也没见过。

(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

【注】honor:道德标准。

(1)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2)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回答。
(4) 读了本文,请你谈谈生活中我们将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
【考点】
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与狼共舞

唐俑

①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

②司机扎西是个强悍的藏族汉子。汽车平安无事地把险峻的念青唐古拉山抛在身后,进入相对平坦的羌塘草原反而出了麻烦。待我从梦中惊醒,汽车已经离开公路几十米被一块面积不大的沼泽地紧紧地包住了。扎西没解释出事的原因。他去了公路,希望能

碰到一辆过路的车。但这种希望很渺茫,因为这条路常常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辆车。

③太阳下山后气温骤然下降,估计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我们爬上汽车,往下扔了足够一个晚上用的柴火,不一会儿,熊熊燃烧的火焰就跳跃了起来。几颗寂寥的星星在头顶发出黯淡的光,草原在火光的映衬下更加苍茫辽阔。

④扎西拿出奶茶和干羊肉,请我共享食物。我只喝了一点奶茶,起身离开火堆。西叫住了我:“你不要命啦?如果不想让狼吃掉,就回来听我唱歌。”

⑤我惊讶于扎西歌声的柔情,以及从柔情里分娩出来的苍凉和无奈。我问扎西唱的

是什么歌。“在那雪城高原,有我美丽的姑娘……扎西说,“还有……狼!”“还有狼?”“在你身后!”我一回头,(A)果然看到两只阴森森的小灯笼,那是狼的眼睛。我知道几乎所有的野兽都怕火,狼也不例外,可是那只狼却不怕。我看到它的神情充满了哀怨。这个细微的发现相当重要,它直接改变了我对狼的态度。

⑥“你别动,待我把它解决了!”扎西这样吩咐的时候,我看到他已经把尖刀对准了狼腹,准备投掷。

⑦“等等!”我急忙阻止扎西,“它是一只母狼!它肚里有孩子。扎西师傅,难道您没看出来吗?”

⑧“管它是公是母,反正是狼。不杀死它,它就要吃掉我们。它肯定饿极了!”

⑨“不对!它如果要吃掉我们,早就动手了,用不着等我们发现它。”

⑩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同情一只狼。难道就因为我们同为孤独者吗?孤独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至少消除了我的防范。这是一种无法按常理解释的心理,姑且叫做同病相怜吧。

⑪我相信那只狼是孤独的,否则它不会单独出现。我又发现,(B)那只狼不仅是一个大腹便便且非常瘦弱的准母亲,还少了一条后腿,至少那条腿的脚掌不见了,这使它的腿看起来像一根弯曲的长了毛的棍子

⑫我试图说服扎西将他的羊肉分一点给那只狼。

⑬扎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当扎西把火拨旺时,我却发现狼不见了。扎西又唱了一些我听不懂的歌,喝光了那瓶酒,摇摇欲坠地睡觉去了。后来,我抗不住疲倦,速述糊糊地睡了过去。不过我很快就醒了,是被一种低沉的哀嚎惊醒的。是它,那只狼!这一回它再也不怕火了,因为它离火堆很近,近得伸手可触。就在那时,我意外地发现它身上结满了冰。。(平邑金银花实验学校李传鹏输入)

⑭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将扎西没有吃究的羊腿拿在手里,扔给了它。狼仿佛笑了一下,然后在离我一丈之地四肢伏地,抱着羊腿,啃了起来。我静静地看它吃肉。我很想知道它在想什么。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是一种强烈的母爱,才使它放弃了坚守了多年的某种特性,被迫跟它的天敌接近……

⑮我感到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夜晚。那只狼,就这样带着诗意,走入了我记忆的永恒。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小说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便于抒发“我”内心的独特感受,读来真实可信。 B. 小说讲述了“我"与扎西荒野遇狼,我劝阻杀狼、救助母狼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深思。 C. 第④段作者写“狼仿佛笑了一下”这一细节,是为了突显狼狡猾凶残的本性。 D. 扎西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虽然对狼有着惯性思维,但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可见其善良的本质。
(2) 根据要求,在横线处填空。

(A)处运用的修辞手法是,通过对狼的眼睛的刻画,表现了我看到狼时的最初感受。

(B)处运用的描写手法是突出了狼的惨状,表达了我对狼的怜惜。

(3)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4) 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那只狼,就这样带着诗意,走进了我记忆的永恒”?
现代文阅读 困难
2.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问题。

送你一朵云

①下午三四点的光景,天空很干净,有蓝玉之光。这样的天空,惹得我频频抬头。后来,我索性停在路边,一心一意地看天。

无数朵白云突然冒了出来,像一场雨后,蘑菇们唰啦啦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很神奇!我想,天上一定有谁在种着这些“白蘑菇”。这些“白蘑菇”密密地聚在一起,又嘭嘭嘭地开起花来。你根本来不及细看,那些花朵便都开好了,它们像秀气的玉兰花。

③满天的玉兰花呀,一朵挨着一朵,一朵挤着一朵,仿佛有香气流淌下来。

④我恨不得飞上天去,摘它们下来,然后提着篮子去叫卖,让花香染遍一条又一条悠远的深巷。

⑤晚上,我跟当地朋友说起这个。他挺意外的,“啊”一声,笑了,说:“是吗?有吗?我们这里也有这么好看的天空?”我突然心疼得不知所措。

⑥深夜静思,突然佩服起杜牧来。他写“白云生处有人家”,用白话地把眼睛里看到的景象实打实地描绘出来。他用的那个“生”字令我着迷,是“生活”的生,是“活生生”的生,是“生龙活虎”的生,是“生生不息”的生。我们来这尘世走一遭,都是为了这个“生”。白云,亦不例外。每一朵白云,原本也是有根有家的。

我说我了几朵云。

⑧唔,是真的。

⑨我把它们养在窗子外头,养在我小屋的上空。

⑩在屋子里做事时,我一扭头,就可以看到它们。它们像小白鸽一样,隔着窗,朝我张望。

⑪每天有它们在,天空多晴朗啊。

⑫它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每一个都学得一身会变魔术的好本领。有时,它们会变成小鸡小狗,小羊小兔,甚至小老虎逗我玩。有时,它们又变成小溪流,哗啦啦地流。或是变成沙滩,或是变成山峰、丘陵和峡谷。

⑬我在看书的时候,它们也一本正经在看书。我在给花浇水的时候,它们就把自己变成一朵花。它们也会跟我屋前长着的几棵树 , 把影子一朵一朵地抛洒到树的上面。有一只鸟蹲在它们的影子里唱歌,还有一只猫走过树下面,猫抬头看看树,有些好奇,想必它一定看见了白云藏在里面。

⑭偶尔,它们也会离开几天,去外面的世界巡游。它们一离开,天就阴了,下雨或是下雪了。我不急,也不埋怨,只是耐心等着,我知道它们很快就会回来。

⑮果真,我一觉醒来,雨停了,它们正蹲在我的小屋旁,一脸明媚地看着我。

⑯如果有一天,我说我要送一朵云给你,你不必惊讶,那是说明你已经被我当成了知音。

(文/丁立梅,选自《慢慢走,慢慢爱》,北京:金城出版社,有删改)

(1)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笔下的“云”有哪些特点。
(2)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全文有不少表现力强的词语,请从三处画横线句加点的词语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妙处。

②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

(3) 选文第⑤段写“我”与当地朋友的对话,有何用意?
(4) 选文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请结合全文分析这个特点。
现代文阅读 困难
3. 小说阅读。

学校举行“追寻先辈足迹,弘扬革命精神”读书交流活动,请你参与。

勇士的背影

宋子洵

①虽已进入春天,风却也卷挟了几分寒意。朦胧的金光洒落在山顶的薄雪上,氤氲出几分雄壮悲凉。连绵陡峭的山岭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却未见飞鸟。夹金山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这般景象。

②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延展,在视线所及之处骤然急转,消失于云层雾气中。藏族小伙扎西一早就站在路边。

③他在等待着一位执意独自登山的老人。

④“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扎西探出头,仔细打量着来人。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逆着光走来。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每一步都像巨石一样重重地压在地上。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就是他!”扎西赶忙跟上,一路上躲躲闪闪,生怕被发现。

⑤突然,他发现老人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注视着他。

⑥“糟了,被发现了!”心一横,扎西硬着头皮凑上前,用蹩脚的汉语向老人解释道,是小金县的桑杰书记让自己悄悄跟着的,因为担心他一人登山有危险。扎西一脸诚恳的模样,让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缓和了些许。

⑦“你回去吧!”老人转过身去,背朝扎西摆了摆手。

⑧“我不走,我答应桑杰书记要照顾好您的。”扎西倔强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⑨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看着老人沉重的背影,扎西知道了老人默许了。

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

⑪“您不要再往上走了。”见状,扎西有些着急。

⑫老人的喘息声越来越急促,听起来像是即将报废的拉风箱,光听着都让人心慌。对于扎西的话,老人置若罔闻。

⑬“您撑不住的……”扎西的声音因焦急而轻微地颤抖着。

⑭终于,老人停了下来。

⑮“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

⑯敬礼?扎西没听懂。

⑰“就像这样。”老人边说,边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庄重而又虔诚地向大山敬了一个军礼。

⑱或许是不想老人继续攀登,扎西没有拒绝这个请求。

⑲随着一步步攀登,扎西的体力渐渐透支,汗水湿透了单薄的衣衫,他的牙床都在冷风中打战,腿像灌了水泥一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侧滴落。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被逐步掠夺,扎西已经接近窒息了。

⑳终于行至一片开阔处,扎西累得连动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喘息间,扎西记起了老人的嘱托。

㉑咬住因寒冷而颤抖的牙齿,扎西缓缓地举起右手对着那片天空敬了个军礼。

㉒下山时,扎西又遇到老人。老人坐在路边,定定地看着远方。扎西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只好静静地走到老人身边坐下。

㉓“累吗?我们当时也很累!”扎西的耳边传来老人粗粝沙哑的声音。

㉔“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红军吧?”扎西突然意识到什么。

㉕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

㉖……

㉗太阳落山时,老人走了。凝视着老人踉跄却坚毅的背影,扎西的内心突然汹涌起复杂的情感。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㉘离开之前,面向无数英魂在这里长存的夹金山,他又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并许下了自己一生的承诺。

㉙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在他的心底。夹金山上,仿佛一直有一个勇士迎着落日的余晖,凝望着远方。

(选自《解放军报》2022年3月15日)

(1) 文雅准备以对联形式概括小说情节,并写好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老人登山怀念革命战友

下联:

(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100米,100米,又100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

(文博认为这句话中的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更合适,说说你的看法。)

②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在他的心底。

(请你从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为加点词语做批注。)

(3) 文雅认为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4) 文栋认为扎西是小说的主人公,文雅认为老人才是小说的主人公,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现代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