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派兵征服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西汉前期,对匈奴的主要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重新夺回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占领河西走廊,并移民到这些地区成戍守、屯垦。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与“诸夏”一样建置郡县,进行统治,不仅在地域上,而且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民族的国家。

材料二   西晋以来,内迁各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往来频繁,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往往自称华夏后裔。胡床为游牧民族的折叠坐塌,晋以后不仅流行于北方,而且推广到江南。胡床的使用促使高足家具的出现,改变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胡歌、胡乐、胡舞等在北方流行,给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新鲜色彩。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采取的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晋以来民族交流的表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为推动民族关系发展所实施的举措。
【考点】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有一个演变过程。前期更侧重于血缘上与周王室的亲疏,强调华夏诸国是同胞兄弟,夷狄是外族。到春秋中后期,“华夷之辨”在内涵上更专注于文化上的进步与落后,把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这样就形成了以文明与野蛮而不是以种族来区分华夷的观点。“华夷之辨”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并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抵御相对落后的游猎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征服。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的大国争霸战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华夷的融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摘自《资治通鉴·齐纪·魏迁洛阳》

(1) 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夷之辨”内涵的演变情况,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点措施?这一举措对民族交融有何作用?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交融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