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
B.
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
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
D.
北京初秋的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考点】
物质的三态;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升华及升华吸热;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换一批
1.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干冰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
C.
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是凝华现象
D.
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吸收热量
单选题
容易
2. 下列四幅图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夏天,山顶上形成薄雾
C.
秋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D.
严冬,树枝上出现雾凇
单选题
容易
3. 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
玻璃、食盐
B.
铁、松香
C.
塑料、蜂蜡
D.
冰、铜
单选题
容易
1. 下列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积雪消融
B.
滴水成冰
C.
瓦上结霜
D.
湖面起雾
单选题
普通
2. 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
松香、沥青、石蜡
B.
固态水银、玻璃、石蜡
C.
冰、塑料、玻璃
D.
冰、铁、海波
单选题
普通
3. 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汽化形成的,后者液化是形成的
B.
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C.
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
单选题
普通
1.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关于节气的谚语分析正确的是( )
A.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B.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
C.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D.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放热
双选题
普通
2. 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常出现雾凇,那么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了白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B.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C.
加盐是为了提高混合物的熔点
D.
待冰彻底熔化后将外壁的霜擦干,静置一会儿外壁会挂满小水珠,这是熔化现象
多选题
普通
3.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当空气温度很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直接形成霜,所以霜冻前人们感觉冷;下雪后,雪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从周围空气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雪后人们觉得寒冷。
填空题
普通